【丽水日报】在自然里感受“双减”更自然——遂昌黄沙腰镇中心小学开展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 谢恬)“唐老师,您看这是什么植物?”“唐老师,这个果子可以吃吗?”近日,在遂昌县黄沙腰镇中心小学的校园内,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科研站站长唐战胜正带领着孩子们在校园内来回奔波,一起探寻校园的“秘密”。活动现场,一位位“小小科学家”围绕《黄沙腰小学的校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这个学习项目,一边观察一边认真记录。
其实,这是黄沙腰镇中心小学在“双减”背景下深化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从去年推出“双减”政策以来,学校围绕减负提质增效的文章,结合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麓的地域特点,深化了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九龙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家乡生态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
为了让九龙课程助力“双减”活动的开展,学校围绕“九龙文化”,倡导“以自然为师 与草木为友”的教育理念,开设了“九龙之墙——了解家乡九龙山”“九龙之园——感受劳动的快乐”“九龙之声——家乡故事我来说”“九龙之韵——植物标本会说话”等一系列的九龙文化课程,通过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科研专家的助力,在课后托管服务中巧妙融入九龙系列课程,以课程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保护环境意识。
在黄沙腰镇中心小学校园内,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围绕着学校石头、菜园、草坪进行探究。学校的九龙种植园,更是种满了土豆、花生、四季豆、包心菜等时令蔬菜,每周三,学校两位有种植经验的老师就会带领学生到菜地里浇水、施肥,查看蔬菜种植情况,在劳动中体验种植乐趣。
“从去年开始,我们通过整合资源,以小切口的方式将九龙文化课程渗透到‘双减’活动中,让山里的孩子在原汁原味的大自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谈起开展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初衷,学校校长苏立军说,为了让学生了解九龙山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学校专门开辟了九龙文化墙,里面介绍了黑麂、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相关知识。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以动植物资源科考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前往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以实地体验的方式了解九龙山。为了普及更多的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科普知识,学校还开设了九龙之声广播站,每周三定期开播。
“一方面,我们通过普及九龙山的知识,来增强孩子们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以项目化学习研究的方式,来带动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苏立军说,“《黄沙腰小学的校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开展的就是一种项目化学习研究,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是校园内的植物资源,整个活动包含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产品研发、成果展示等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
新闻链接:http://paper.lsnews.com.cn/lsrb/pc/content/202204/27/content_31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