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晚报小记者】师生齐上阵,为家乡红色古镇出一份力量!
乌溪江畔,白鹤尖下。初夏的遂昌王村口小学校园里,书声朗朗,朝气蓬勃。王村口小学坐落在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这片红色热土上。1935年,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粟裕、刘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英勇开展革命活动,创建了以王村口为领导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多年来,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代儿女。
在这建党百年之际,作为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土地上的王村口小学,更是充分发挥浙西南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创新开展主题活动,学习党史,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形成了以“校内+校外”“实景+沉浸”“讲授+体会”“学习+实践”的活动体系。
走进王村口小学,红色门、红色文化长廊、红色主题教室……都是以红军长征史、浙西南革命英雄为主基调的校园文化环境。墙上一个个图文并茂的革命故事,向每一位来这里的人诉说着历史进程中的那些烽火岁月。
“一草一木闪烁红色之影,一言一行折射红色之魂。”在如此浓厚红色氛围下的王村口小学,谈起革命历史、红色故事、英雄精神,孩子们如数家珍,红色基因已在他们幼小的内心深处扎下根。学校也将建党百年学习党史和浙西南革命精神有机融合,与“开学典礼”“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清明祭英烈”“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有效整合,固本培元,守好革命老区的“红色根脉”。同时,学校注重利用当地优质资源,以“退伍军人讲述红色故事”“红色研学”“我为红色古镇美化环境”等不同形式的“实景+沉浸”实践活动,引导学员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深切体会革命先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的乌溪红;军民鱼水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峰。”这里是粟裕大将部分骨灰安放的地方。”在王村口镇的月光山上,身穿红军服佩戴着红领巾的“小导游”,正领着游客参观革命遗址。这正是来自王村口小学的“小导游”,学校通过培训、实践“双重奏”,学生将学到的党史内容利用起来成为革命精神的传承者以及弘扬红色文化的先锋,做到“学习+实践”,为家乡古镇的红色文化旅游出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王村口小学还选拔了一批教师党员组成党史学习教育讲师团,通过拍摄党史微课、思政微队课的形式把尘封的英雄故事变成鲜活的教材,通过新媒体的手段进行传播让理论微宣讲“声入人心”,。王村口小学的操场上有一排大字:“学思并重,一身正气,拥抱未来,永不言弃”。王村小学作为“红色摇篮”,让生长在新时代的这些孩子们,在革命先辈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YJ__rQs3AkzpEEklvcN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