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频道】“抗疫文学馆”列入遂昌初中语文录制专题
浙江教育频道讯(通讯员 叶艳景 翁雯钰)“仰望诗歌的星空,我们看见了擦亮星星的英雄,关照大地,我们看见了当下身边的英雄,那就是医护人员。”这是遂昌县初中语文录制课程中的《看见诗歌的力量——疫情诗歌鉴赏课》中的内容。2月3日,遂昌县民族中学蓝姗正忙着在家备课,分配给她的任务是九年级语文第三课时的品鉴整合课。
近日,在遂昌县初中语文教研员唐红辉的牵头下,15名初中语文的骨干教师分成三组,进行相关课程的录制工作。针对目前的防疫工作,初中语文组团队精心编排,除了下学期要教学的内容,老师们立足各年级的语文教材,结合当下“战疫情”大事件,建构与生活外延相等的语文课程。“抗疫文学馆”被巧妙地列入了2月10日至14日的学习专题,与“钢铁导读”、“大地上的诗歌”共同组成初中语文的三个专题,共15节录播课。
“九年级的前两节课为课内教学,第三、四节课结合当下疫情诗歌,引导学生用所学方法读诗、赏诗,最终在第五节课走向疫情诗歌的创作。”蓝姗介绍道。
七年级组的“抗疫文学馆”专题就与时事紧密相连。“文学的温度就是人的温度,你保护世界,我们温暖你。我计划让学生用书信的方式,以文字相聚,致敬抗战一线的英雄们。”遂昌三中老师程红说。
“通过微信电话会议,我们确定了上课内容,我的任务是《海燕》诗歌阅读课,这是九下第一单元的内容,希望通过阅读课,学生能体会到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并在防疫阶段,学习海燕坚强无畏的精神。”万向中学老师罗宇芬坦言因为课程要向遂昌社会公开,有一定的挑战性。
“备课条件有限,电脑互联网,手机电视机,都是我们获取资源的手段;语文的外延无限,新闻诗歌散文,音乐影像绘画,都是我们组织教学的资源。”县初中语文组教研员唐红辉表示初中语文团队一直在行动中。
唐红辉告诉我们,为学生准备视频课程的同时,初中语文团队不断学习,创新录播课程的内容,力求为遂昌的广大学生呈现更完备更有互动体验的“线上课堂”,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http://www.eduzj.com/html/detailed.html?id=14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