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今日头条】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作者:李玉刚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02-17 字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我革命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树立典型、学习典型,需要讲就在身边的好榜样、好故事。


2006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曾莅临遂昌县北界中心成技校视察时留下了嘱托,于是,她苦干实干,带着团队砥砺前行,硬是把浙江丽水大山里的一所成人技校,推向了全国!如今,她又牢记了这份嘱托,挥别江南,跨越万里,开启了她在新疆教育的这片热土上舍家报国、倾情援疆之征程,她,就是共产党人、浙江丽水的援疆教师周建娥。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走进新疆新和 播撒爱的梦想

周建娥原任浙江省遂昌县北界中心成人技校校长,于2018年8月,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开始支教。她支教的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二小学。一到校,她就被任命为政教主任,随即就承担起了各种琐碎的德育工作:功能厅里,有她培养年轻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倩影;国旗下,有她“立德树人”教育宣讲的声音;楼道间,有她教育学生列队出入教室要走好路的身影;操场上,有她手把手教孩子要戴好红领巾的姿态;校园角落里,还有她督促学生清扫卫生的足迹……


用智慧根植希望

当她得知校园文化建设是困扰新和二小学校建设发展的头等大事,她便立即开始谋划。她查阅当地史料、了解校况学情、深入师生座谈,短短20来天昼夜不停的思索后,就确定下了以“和合”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她说:“'新和'取意为新疆永久和平,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外交讲话中提到了'和合'理念,新和县第二小学地处西域古镇,文化底蕴厚重,应打造'和合'校园。”进而,她又亲自带领教师们展开了办学理念更新。学校新校徽设计、楼道文化建设以及“和合”理念下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由于时差、饮食、干燥、劳累,也得了一场重感冒,校领导让她休息,因“和合”正在雏形中,她没有,进疆的第一个国庆节便与美术老师在学校加班,使“和合”文化上墙亮相。


她,虽为援疆人,但同每一位新疆人一样“白+黑”、“5+2”的投身工作。这一年,连援疆食堂的厨师都说,“怎么早出晚归的就是您,冬天是早晚‘两头乌’,饭菜都凉了……”她为学校投入的不仅是辛苦和操劳,也是智慧与力量。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用文字书写美丽。当发现学校宣传工作处于盲区时,她迅速申请开通“和合二小”微信公众平台,并亲自执笔、审编、发布信息。从此,二小人每晚都有了一份特殊的精神期待,那就是收看并徜徉于“和合校园、和合师生”风采的图文长河。据了解,一年多来,她共发布信息550余篇,达28万字,其中,县级以上各级媒体发出的新和校园动态、援疆信息80篇。每每深夜两三点,公寓窗户里还亮着灯的准是她,那是她还在用笔耕耘,或是为了某一篇信息、或是为了某项活动方案策划、或是为了信息里的一句话到一个词、句、甚至标点,她都一次次在斟词酌句……同事劝她注意身体,别熬夜了,她却总是淡淡一笑,“看到新疆的老师这么辛苦,我既然来援疆,就应该尽力为这里多做一些,就要把学校的动态信息、援疆新闻上传外扬,让更多人关注、给力南疆千年新和的教育……”


用真情相待师生

在学校,为了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她主动结教徒弟。她的徒弟叫余客美,她从家乡找了、还“飞带”书籍送给徒弟学习。有一次余客美说道:“我师傅周建娥的人格魅力、敬业精神时刻感染着我,她不仅亲自给我指导带班策略,还牵线内地教研骨干帮我深入研究精准教学方法,在她的指导下,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她还担任了三年级4个班的科学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动物的生命周期》,我见她亲手养蚕,把蚕带到教室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实验,难怪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她上的科学课,也难怪她任教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得好。


用资源做好援疆

2018年10月,浙江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赴疆考察后,丽水市遂昌县委组织部部长、教育局局长也进疆调研、慰问援疆教师。周老师借此机会,全力向浙江省遂昌县教育局争取“缔结帮扶”新和二小的夙愿,随即便“诞生”二小教师能跨省市界在县域校际间的跟岗交流,这更远、更深、更接地气的“和合”帮扶,极大助推了新和二小的教育、教研活动深度潜行。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为了新疆的孩子们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籍,在她努力下,丽水援疆指挥部的23套“太空仓图书馆”书籍于2018年岁末“降落”新和二小,为该校四年级200多位学生、家长带去了全新的循环、便捷、共享的阅读方式。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合”好少年,2019年“六.一”儿童节之际,一份特殊的了礼物跨越大江南北,投寄于新和二小。原来,这又是周老师为孩子用心准备的“特别”的节日礼物。她自己用遂昌县政府发给她的“钱瓯名校长”的岗位津贴,为全校近1800名孩子每人赠送了一条红领巾。在神圣的入队仪式上,当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孩子们胸前时心潮澎湃,这不正是周老师利用这个“特殊”的日子,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更生动的红色教育课吗?


随之,为激励老师们工作的激情和进取心,一场以“和合”为主题的 “现金”颁奖典礼在新和二小举行。受奖人是经学校层层选拔的16位“和合教师”,颁奖者是丽水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叶伟勇同志,而这笔奖金的来源竟是周老师荣获“丽水市劳动模范”所得的个人奖金。周老师告诉老师们:“我们都要做一个对教育事业有情怀、有担当、有贡献的人。”


用言行传播真善美

新和二小的谭老师身患重病,她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还带动了她内地学生谢贵贤、徐秀伟等转来爱心钱,伸出援助之手;同样,当她得知遂昌金岸小学一学生身患重病,她即刻万里相传爱心款;当得知二小王老师、傅老师、张老师手术后,她也要捎去自己慰问的心意;就是北疆来二小的挂职校长回去因公受伤了,她也传递去温暖牵挂。即使她自己手臂关节疼痛,还坚持打扫援疆教师公寓楼梯卫生,从1楼到6楼,一年半以来每周如此。援疆教师邱丽妙经常说:“周老师的执着、勤勉、敬业、实干,真是值得我等年轻人学习!也许她如此纯朴的情操是家教、家风的传承吧,听她说还有位55年党龄的老父亲,一直在教导着她,要秉承农民的勤劳朴实、从善向上、勇敢坚强的家教教风。”2018年岁末,周老师带领学校音乐老师策划、导演了一台集古今、浙疆、家校元素于一体的大型情景剧《和合魂》,在新和县2019年迎新年元旦晚会上演出,这台由110名师生、家长,历时一个月辛苦排练的节目,赢得了在场的领导、观众的掌声、赞赏。而由于寒冬、她下班晚归,又得上了重感冒,有时半夜都咳嗽得出血……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周老师总说新疆人就像胡杨和红柳一样顽强,说这里的人们都奔着一个让新疆变得更美好的“梦”而默默付出着,她钦佩新疆人民。殊不知,她的师生更敬仰她!原来她在2019年5月评为“丽水市巾帼建功标兵”,暑期她回遂昌后,又通过“巾帼大宣讲”这个舞台,她又把新疆干部、新疆老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事例呈现于遂昌干部面前。在她题为《援疆人----说说这一年的耳闻目睹》的文章中写到:“与新疆干部相比,我们丽水人更没有理由不用心工作,不珍爱生活、不努力学习,不勇于担当!她就是这样,感染了勤劳新疆人,还不忘励志江南人。”

用尽智慧服务 用爱续写初心

时经一年,新和二小以周老师推出的“走好路,读好书,戴好红领巾”教育为载体,以“和合”理念为精髓,校园环境、师生风貌、教育教学质量极大提升,并在阿克苏地区都颇有名气。而周老师仍激励二小人要继续挖掘、推进“和合”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她真的为祖国西域校园播植下了“带不走”的办学灵魂,展现了丽水劳模援疆人、浙江援疆教师的智慧和风采。新和二小书记张秀颖说,感谢周老师默默地为二校做了那么多。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用真心干好工作。2019年9月,她又被新和县教科局抽派到新和县丽水小学担负德育工作。在这所由丽水全额出资援建的倾注着丽水人民、丽水市党委、政府关爱的丽水小学,周老师单薄的身体依旧没停歇下来,她又在为崭新的丽水小学开启“古雅”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延伸、新学校风采的外宣、综合组的年轻师资队伍成长发挥着光和热。还把新学校的宣传作品推向浙江,让后方更多人知晓、聚焦、给力“丽水小学不在丽水,在万里之外”的这所崭新的学校。


就在2019年11月1日,新和县教科局邀请她把《打造一校一品》的讲座,带给全县139所学校的书记、校园长、德育主任。在近2个小时的时间里,她将校园文化的理论背景、浙江校园文化元素、自己在新和的实践,用上万文字+PPT+视频的形式,尽现于300余位新和教育人眼前。新和教育工委副书记、局长玛依兰•卡斯木点评她“授之以渔”的讲座,是为新和县各中小学指明了建设一校一品的方向和目标。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从援疆宿舍到丽水小学,一天来回骑自行车就要一个多小时,她中午就与师生同在学校食堂吃饭,省下路上时间就在办公室工作;进入寒冬,早上骑车眉毛上都结霜,她得上了重感冒半个月,而且服药不见效……也有人问她“这么拼,为了啥?值得吗?”她只是笑笑,其实,我听她说过,来援疆更懂得爱了,总想为这里的学校多做点什么,要把有限的援疆时间最大化,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多。丽水小学闫老师、陈老师、王老师等新入职的年轻老师喜欢与她谈心、谈工作、谈未来。丽水小学书记王玉鸿告诉她:“您觉得做得不多,可是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宝贵的,对新学校、新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周老师特别有心,遇见您很幸运!”


用大爱续写初心

一年半来,她先后4场重感冒,咳嗽到出血,体检时医生说已影响到她的肺,但她从没请过一天假。寒暑假在老家,还在为学校编辑信息及时发出。10月底,她丈夫来疆探亲,都看到她晚上12点还在写、编辑新和二小、丽水小学两所学校的微信公众信息。(那550余篇的校园信息的编辑与修改,其中县级以上信息报道80余篇,达28万字),已致使她右手腕都已变形了,她家人看到后有一种无言的心疼……干燥的气候使她腿脚裂皮、流鼻血,她就每天服点清火片;长时间电脑前伏案工作,致使她胳膊关节有时痛得连穿衣服都咬着牙,握笔、鼠标都举不起,她就吃点止痛片。2019年初,她丈夫的弟弟突遭变故,她强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继续工作;而就下半年,她公公4次病危住院、母亲肺炎住院、去省城医院检查,她仍然按住着急,没有影响工作。


她自己总是以“天道酬勤”的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她待教育、对援疆,是用爱、用心、甚至透支了自身的健康!她为了“和合”、为了“古雅”校园文化,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用一生做好教育

为何她能撰写出“和合”论文能在浙江省级刊物上发表?为何她的援疆事迹两次上《浙江劳模报》、两次上《浙江教育报》的头版、浙江援疆、丽水援疆、新和零距离和新和教育网?又为何新和二小的“和合”校园文化荣登《农民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她用在20载小学教育和15年成人教育的生涯诠释着;她为何能把芳华留给乡村孩子,能把真情献给大山农民,这援疆历程中480多个日日夜夜,她为何又能把大爱播撒在祖国边陲。那“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丽水市劳模、丽水市十大优秀教师、丽水巾帼建功标兵、连续12年的教育宣传先进个人、浙江农民大学优秀教师”、浙江省援疆指挥评为的“实干”优秀个人、阿克苏优秀援疆教师等40多项国、省、市县级的各类荣誉,就是她告诉我们的答案!她,就是一位教育人、学生的好老师、农民的好校长、浙江援疆人的一个缩影,她的爱已“定格”在乡村教育和祖国西域,她的情早已融进她几十载的教育生涯,成为了永恒不变的故事。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记浙江丽水援疆教师周建娥真情故事


如今,她就要回浙江去了,她百感交集。她在信笺上写下:


新疆南疆

千年新和

我第二个故乡

你的博大、你的热情、你的勤劳 、你的团结······

是我最爱的地方

这里有我的足迹、文字、声音、背影······

这里有我的付出、情结、梦想、故事······

这里的我无怨、无悔、无憾、无愧


如今

我要回去

你却让我流连忘返

我是援疆人

身后还有大批一拨的援疆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爱新疆

新疆是个好地方

我的第二个故乡

就在丽水第九批援疆使命完成返回浙江在即,新和县委书记接见周老师并座谈、还当丽水全体援疆干部点赞到:周建娥老师在一年半的援疆时间,不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围绕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带来了浙江新的办学理念,为新和两所小学付出了那么多,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对新和教育的最大奉献,我们新和人民永远感恩丽水人民,感谢一批批像周老师一样优秀的丽水援疆人,丽水-新和永是一家亲。


大爱无疆,情撒西域

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就在于爱的深、爱的真、爱的牢、干得实!周建娥老师就用她那真切的言行,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我们民族所坚守的。这样的故事讲给每个人,那就是一种力量,一种爱的力量!(作者:李玉刚 )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