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日报》遂昌三中的阳光食堂
本报讯(通讯员 邱小军 叶艳景)4月3日凌晨3时左右,当人们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时,遂昌三中的面点师傅杨志梅和其他几位食堂阿姨已经快速起床进入工作状态了。检查面坯、制作馅料、做包子、上蒸笼……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师傅们忙碌而有序。而这一切,都通过监控实时传输到学校的管理人员、县教育局的食堂管理人员和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那里。
2014年,遂昌三中开始构建阳光食堂。从食堂员工工作程序和要求的透明管理,食材从源头到留样全程的可追溯、食堂环境和食物制作过程的全程监控,校领导陪餐、学生反馈、家长试吃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放心、健康、营养的饮食。
目前,学校食堂工作间有4个监控,分别对拣、洗、切菜、烹饪间,面包房,消毒柜和配菜间实施监控。
杨志梅一天的工作都在监控下进行。她说她已经习惯了,有没有监控都一样。“刚开始确实有一点不习惯,感觉被盯着做事情。但现在习惯了,着装、帽子、口罩、卫生手套,安全工作流程等等,我们经得起检查。”
除了全程监控,食材配送和验收也是遂昌三中阳光食堂的一大亮点。
所有食材都要求当天配送。食堂管理人刘春燕说,学校采用食材集中配送制,即入即出。“头一天我们上报需要的食材数量和品类,第二天由配送公司在早上7时至7时30分送到。”
潘大伟和洪一军负责食材的验收,他们要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把好重要关口。检查蔬菜的农残检测证,检查肉类的检疫证,查看配送许可证。对蔬菜和肉类的新鲜度则要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确保一切过关才进入食堂。
完善的制度、扎实的工作和有效的监督,让遂昌三中的阳光食堂越发得到学生的喜欢和家长的认可。网友正奇在学校的公众号上留言:“听儿子说过,学校早餐的包子很美味!”
http://paper.lsnews.com.cn/lsrb/pc/content/201904/09/content_9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