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浙江教育报】遂昌三中小记者采访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亲历者素材被《浙江教育报》头版头条采用

作者:邱小军 文章来源:【浙江教育报】20181226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12-26 字体:

祖国,我们为你骄傲 
我省师生举办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本报讯(记者 陈蓓燕)12月19日晚,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场优秀影片进校园展映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3个年轻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创业梦的故事,让现场观影的师生受到不少启发。

连日来,结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省各地各校以合唱表演、诗歌诵读、书画展示、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天台三合镇,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师生通过展示年代时装秀、演示沙画、体验扎染等活动,让居民们直观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创新与进步。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则走进安徽小岗村,以现场写生和临摹老照片的方式,手绘出了16幅小岗村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既致敬改革开放,又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温州大学举办的“溯游改革,不忘初心”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师生。看到童年吃过的零食、玩过的玩具,听着七八十年代的经典歌曲以及革命老兵讲述当年的故事,很多人感慨地说:“改革开放的40年是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最好注脚,庆幸自己生在了这个年代。”

“……忆往昔,百业千紫,盛世乐章……改革开放四十载,龙腾虎跃巨辉煌。胸襟宽,看千里慕云,屹钱塘。”在学校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上,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党委书记田国庆写下了自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他说:“亲历改革开放40年,见证了学校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的巨大变化,相信未来会更好。”

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拓者谢高华入选了“百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对此,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思政教师滕进芝激动地说,今年10月谢老还来过学校指导大学生创业,接下来将再次邀请他来作主题报告,让大学生真正读懂改革开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磅礴力量。

而在各地中小学,师生们也用自己的方式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遂昌县第三中学的学生小记者团来到附近街道,采访街边小店老板、油漆工人、保安等,听他们讲述今昔变化。“文具店老板就是靠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把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有车有房还有幸福的一家。”小记者毛雨晨说,原来改革开放就在身边,给周围人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改变。

湖州市菱湖中学内地西藏班举行了“庆祝改革开放,西藏40年变化”图片主题展,来自山南地区的高二学生贡觉措姆边看展边自豪地说,如今内地有的西藏也基本都有,乡民们都开起了网店,生活越来越安稳。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安吉县晓墅小学举办了一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拼图大赛,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拼出了“改革开放”“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迈进新时代”等图案,并就着这些图案娓娓道来自己所了解的过去和现在。而仙居县安洲小学则举行了“点赞改革开放40周年”教师诵读比赛, 五年级教师项薇薇说:“改革开放40年来,仙居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生活越来越有滋味,我们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http://www.zjjyb.cn/html/2018-12/26/content_18169.htm

附遂昌三中原新闻:

遂昌三中:小记者看发展 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点滴变化在身边。12月21日,遂昌三中的小记者们走进教师办公室和班级,走进门卫室和街道,采访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近距离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沧桑巨变。

811班的小记者朱华芬采访的是遂昌三中工会主席谢友广。谢友广1970年出生,1994年分配到遂昌县高坪乡工作。他回忆说,以前在高坪初中任教的时候,到处都是泥瓦房。四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寝室里,饭要自己蒸,吃的都是咸菜干,很多家庭温饱都没有解决。没有图书馆,没有资料,没有网络,很多学生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更可叹的是,由于当时国家还不够富裕,学杂费都是家长自己出。他教过的学生,就曾有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的。

“现在好了。”他一扫愁容,“崭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祖国发展起来,造福学生,也造福了全国人民。祖国真伟大!” 谢友广由衷的赞叹。

小记者蓝靖宇、周济盛采访的是学校的保安潘升寅。潘升寅1965年10月出生。1980年开始做小工,1983年开始做油漆工作,一直到2016年,由于身体的原因,来学校当了保安。他说,当油漆工30多年,深切感受到社会的巨大变迁。1980年他当小工只有1块钱的工资,1983年涨到2块,1988年也才只有5块。但现在油漆工一天的工资是260多元!他惊叹社会财富这几年翻天地覆的变化。

“而且,”他说,“我在当油漆工这几年,明显的感受到房子越来越漂亮了,住房质量越来越好了,装修材料越来越环保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705的毛楚越采访的是小店的钟子根老板。钟子根1969年生,曾经在工商系统做过10几年的临时工。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干起来了个体户。靠着国家的好政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乡下一路做到县城,有车有房还有幸福的一家子。

他边忙边说:“现在国家强大了,感觉整个人都硬气起来了。”说完自豪的哈哈大笑。

小记者肖雨萱采访的是有40多年教龄的潘小洪老师。潘小洪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在17岁的时候成为遂昌县马头乡五七高中的一个民办教师,他边学边教,边教边学。1982年他考上了龙泉师范,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云峰初中任教。1993年,通过自考,取得大学文凭。他说,改革开放之前,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生存。但现在,社会财富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人开始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追求事业、追求理想、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

遂昌三中党总支副书记黄信民在接受小记者赖羽茜的采访时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教育、科技、民生等等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坚信,我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小记者毛雨晨说:“通过采访,我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幸福的生活。今后,我一定努力读书,更好的报效国家。”

遂昌三中校长吴德明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何让学生们更深切的感受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沧桑巨变,和巨大的意义,是遂昌三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考的问题。这次,开展小记者看发展这个活动,就是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角,感受社会的巨大变化。并通过采写新闻稿件,让更多的同龄人产生共鸣。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