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农村信息报】遂昌组织农民进课堂“充电”千名“农民大学生”活跃乡野

作者:雷晓云 刘鸯鸯 叶锦雄 文章来源:【农村信息报】2018年6月日6第二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7-18 字体:

      本报讯 遂昌县石练镇宏象村路旁的大棚内,铁皮石斛长势喜人。种植户黄志润指着一根茎长50多厘米的铁皮石斛告诉笔者:“一公斤的市场价能卖到80元。今年就能有产出,如果效益不错,就带着村里其他人一起种植。”

  作为致富“领头雁”的黄志润,还有一个身份——全县千名“农民大学生”中的一员。几年前从遂昌电大农经管理专业毕业的他,后来开始种植铁皮石斛。粗粗估算,仅铁皮石斛一项,他今年就可望收入60万元。

       遂昌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农业人口占83%,农民技能总体偏低,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遂昌电大作为省级试点,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工程,开设林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学制两年半。学校利用双休日或农闲时间集中开课,学员只要按时修完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并完成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取得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就能拿到大专文凭。学费大部分由县、乡、村三级补助,农民个人只需负担10%。“真没想到年过半百,还能上大学。”云峰街道下马村村民鲍夏鸿说。他学的是林业技术专业,土壤与肥料、水土保持技术等课程让他收获颇丰。他利用学到的知识,着手改良合作社种植基地里的土壤,很快就将亩产提高了25%。他种植的香茶,一年前还获得了“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

  在县城君子路边,“农民大学生”胡友忠开了家名为“风炉记忆”的农家乐餐馆。因其特色鲜明,吸引不少上海、温州游客,日客流量近200人,年营业额达到700多万元。

  12年来,遂昌电大已培养了近千名“农民大学生”。他们当中,有的成了乡镇公务员,有的成了种植能手,有的因善经营而致富……在他们的参与下,当前遂昌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438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746家。“农民大学生培养”工程,逐渐成为遂昌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载体,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雷晓云 刘鸯鸯 叶锦雄


      报道链接:遂昌组织农民进课堂“充电”千名“农民大学生”活跃乡野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