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瓯遂昌】“私人订制”服务助推生态工业振兴 ——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纪实
走进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县职业中专)的大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12个大字清晰可见,这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风尚,也是一所山区职业学校的数十年追求。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使命在于为社会输出技能人才,从主动对接遂企,到按需输送人才,今年以来,县职业中专以本地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精准服务遂企,用“私人订制”式的服务,为遂企输送了一大批“精准”人才,走出了一所山区职业学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私人定制,按需输送人才
今年5月,浙江凯恩电池有限公司迎来一批特殊的员工,县职业中专13名稚气未脱的高三学生,他们要在公司开始一年的顶岗实习生活。
18岁的李宇煊便是其中一名。“我是15机电5班的学生,5月份进厂,到现在都半年多了。”面对记者,李宇煊一边操控着机器,一边自信满满地说道。虽然暂时只是一名实习生,但由于专业对口,工作勤恳负责,李宇煊已经成为公司新员工中的佼佼者,频频得到公司领导的称赞。
“相对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这些学生具有许多天然的优势,不仅专业对口,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学习能力特别强,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司对于装配专业人才的缺口。”浙江凯恩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哲宇告诉记者,过去,公司很难招到该领域的年轻人才,员工架构日益趋于老龄化;近年来,得益于县职业中专开展的“定制服务”,为公司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像李宇煊这样的顶岗实习生公司有很多,很大一部分人实习期满后都留了下来,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共有员工360人,其中由县职业中专输送的就有69人,占比20%。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浙江白马休闲用品有限公司里。受益于县职业中专的现代学徒制,该公司新招进12名电焊专业的学生,以实习生的方式在公司上岗,极大地解决了公司用人荒。“目前,电焊专业的技工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紧缺,需求非常大,公司一定会尽力培养好这12名学生,让他们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该公司负责人水华欣告诉记者。
这一切,县职业中专校长潘文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们以按需输送为主旨,依托顶岗实习制和现代学徒制,为企业提供‘定制’专属人才服务,精准输送人才资源,力争助力我县生态工业再次腾飞。”据了解,早在今年4月,县职业中专就组织30余家企业及相关部门召开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企业合作恳谈会,深入了解遂企用工需求,倾听遂企心声,寻找企业在用工上的难点和痛点。
“一场会议,让我们明白了人才服务的核心应该是按需分配。”潘文华告诉记者,仅今年下半年,学校就为遂企输送人才近150余名,遍布各行各业,而纵观历年的毕业生,很多更是走上了企业管理层岗位。“私人定制”式的人才输出服务,不仅为遂企发展构建了全面、精准的人力资源网络,也让学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才回流,服务遂企加码
走进浙江遂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18岁的秦志华正在操控着机器,专心致志地忙于手头的工作。
“专业对口,工作压力适中,收入也还不错。”说起在公司工作1个月的感受,秦志华显得很开心。作为县职业中专15机电班的一名学生,1个月前,秦志华还在浙江温州的一家工厂里实习,高强度的工作和背井离乡的孤独让他倍感煎熬,黯淡无光的学历也令他始终得不到公司领导的重视。没想到,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在母校的帮助下,迎来了“乌鸦”到“凤凰”的转变。“回遂昌上班朋友多,还能照顾到父母。”秦志华说。
事实上,秦志华的心声并非只是“一家之言”,像他这样的实习生,公司有10多个。“这些实习生可是我们的‘宝’,前几年一直都招不到合适的年轻人,多亏了县职业中专,为我们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公司总经理亓发亮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们受邀参加了县职业中专举办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企业合作恳谈会,填写了用工需求,没曾想半年不到,县职业中专就为他们“定制”了一批专业人才,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强心剂”。“这些从外地回来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相比刚毕业的学生有一定优势,并且接受过外地先进理念的熏陶,对公司发展有很有大帮助,等他们实习期满,我们一定要留住他们。”亓发亮说。
而在潘文华看来,将这些在外地找不到合适定位的学生“送”回家,并重新配置到合适的企业,本就是学校分内之事。“原本这批学生是在温州、杭州、金华等地实习的,在得知了学生想返乡就业的意愿后,我们立即对照本地企业需求,将他们安排在了适合发展的公司。”潘文华告诉记者,通过人才回流并按需配置,不仅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也为很多遂企解决了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通过人才回流,让学生在“回家”的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通过按需输送,企业丰富了人才储备,赢得了转型升级的先机。据悉,仅半年不到,县职业中专就输送近100余名学生回归遂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可能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精准的人才服务,进而助推遂昌生态工业的振兴。”潘文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主动对接企业,以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打造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遂昌样本。”
新闻链接:http://szb.scxnews.cn/article/index/aid/172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