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语言文字报】国学传承智慧 经典滋润童年——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国学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刘建强 文章来源:【语言文字报】20170405第八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7-04-06 字体:

国学传承智慧   经典滋润童年
   ——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国学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刘建强
     浙江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坐落在素有“丽水遂昌北大门”“红提之乡”之称的北界镇,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占地8097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学生400人左右。我校创办于1908年,是一所百年老校。近年来,我校大力发展国学教育,先后被授予“经典诵读暨传统美德教育试点学校”“中国少年儿童传统教育研究基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校在“文化润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围绕“传承经典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这一办学特色,以“传承国学经典,培育儒雅少年”为办学目标,全面开展国学经典传承教育。我们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教师师德和专业素养提升相结合,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开拓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营造国学文化氛围,沐浴国学经典文化
    我校践行“文化润校”的理念,全面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创造了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可利用空间,对学习区、运动区和生活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国学文化环境建设。我们在校园内张贴国学经典名篇、名句,让校园内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浓郁国学气息,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布置了《弟子规》学习墙、孝星墙、礼仪墙、感恩墙、信义墙、太极二十四式墙和“国学树”等展示平台。我校设计了从学校大门一直延伸到教学楼的“国学文化长廊”,还专门设置了琴、棋、书、画主题活动室,重新装修了国学堂。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争取资金,以对所有教室、学生寝室、校园餐厅、办公室等场所进行国学文化特色改造。
     开设国学特设课程,保证国学经典传承
    我们结合课程改革,以开发国学经典课程为载体,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我校结合学校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开展国学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并对活动质量进行总结、评比和反馈。具体形式有以下几项。
    “四一”保障。我校要求学生每周至少用一节课的时间到国学堂吟诵经典;每周上一节国学经典德育课,以《经润童年》践行读本为教材;每天中午上一节书法课;每周上一节中华传统武术课。
     “三个坚持”。我校每学期坚持开展国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末坚持对学生进行国学检测和“儒雅少年”评选;坚持表彰、激励国学经典教育过程中的先进教师、优秀学生和特色班级。
     五个特色社团。我校组织了五个国学兴趣社团,分别是以古琴学习结合经典吟诵的古琴社团、学习中国象棋和围棋的棋社、以书法练习和创作为主的书法社团、学习创作中国画的国画社团和以昆曲和婺剧为主的传统曲艺社团。
    依托国学课题引领,深入国学教育研究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国学教育研究组,开展“国学传承中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研究”,下设“感恩”“信义”“礼仪”三个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更好地推行国学教育活动中,丰富课堂教学实效,我们不但带领全体教师到杭州考察,还聘请国学大师来我校进行培训指导。经过国学教育研究组每位老师历经两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自主开发出了《经润童年》国学践行读本和配套的各年段国学诵读本。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获益,我校决定向校外推广我校国学校本教材。目前,《经润童年》国学践行读本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了教育同仁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提升教师国学涵养,以传承国学为己任
    我校把国学经典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之中,努力形成了“爱教·善教·乐教·优教”的教风。我校结合国学经典,将“温良恭俭让”作为教师必须坚守的基本职业操守,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化和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我校在教学楼楼道和走廊里张贴国学经典语录,让古圣先贤的话语时刻激励师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基本功竞赛,如“书写国学名句名篇”书法比赛、“读经典,重践行”诵读比赛等,使老师既受到了国学的熏陶,又提升了职业素养,保证了国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先后派教师赴遂昌县、丽水市参加国学经典教育专题培训,让教师结合先进经验,在我校落实“国学精髓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开展系列经典活动,搭建学生育德平台
    我校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融合国学教育内容,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挖掘国学经典教育因素,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校融合国学经典,在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方面编写了一套融“国学经典、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于一体的《践行<弟子规>手册》。我校根据校本教材《经润童年》,开展“感恩之星、礼仪之星、信义之星”评比及“儒雅少年”评选活动。特别“儒雅少年”评选活动,全校师教职工和家长都积极参与其中,影响较大,效果甚佳。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学生们的行为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2.依托传统节日文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新生拜师礼”“孝敬感恩月”“相约10年后再诵弟子规”、春节写对联、清明谷雨诗会、端午节“走近屈原”活动、中秋国学吟诵会、重阳节“孝亲六个一”活动等。我校学生从年初到年尾,从入学到毕业,通过演、唱、吟、诵、歌、舞等多种形式深切地感受着国学经典的魅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全面诠释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内涵。我校组织的暑期“传国学经典,育儒雅少年”国学夏令营活动取得较大反响,2016年暑假,共有来自北界镇和杭州、温州、义乌、遂昌县城,甚至福建省的170多名孩子前来参加。整个活动特色明显,教育成果显著,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3.凭借国学经典媒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校以国学经典为媒介,在注重培养学生“德”的同时也注重对“艺”的渗透,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本着“以艺载德,以艺促智”的理念,我校编排了“弟子规操““国学特色操”、古典扇子舞,组织教师教授太极拳,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以“传承国学经典”为主题的集体吟诵展示活动。2015年,我校在丽水市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校“雏鹰”广播台自成立以来风雨无阻,每天都引领孩子们漫步于经典名篇之中。我校坚持发展优质的国学教育、全面的兴趣培养,用中华经典滋润学生,用瑰丽文化充实校园。
(作者系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校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