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创现动态>详细内容

创现动态

创现故事:书于人生,无问西东

作者:叶艳景 文章来源:实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1-18 字体:

1 人生与书

173ba78a7ba540bd8ba45421067f3b08.jpg

1、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妙高小学 罗燕·解读《把心灵安放好》

2、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在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后江小学 曹巧俊·解读《呼兰河传》

3、看哥伦比亚倒影的时候,并不能一鼓作气地读下去,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懂,但是有些地方确实吸引我了,比如他说,美是一种表情,那样的段子……——育才小学 黄雅屏·解读《哥伦比亚的倒影》

4、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实验小学 唐丽燕·解读《看见》

5、“流亡的天使”是多么有吸引力啊,谁是天使,流亡到哪里去?感觉就像历险记一样。——实验小学 杜淑婷·解读《流亡的天使》

6、路遥倾力打造了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应村小学 刘徐丽·解读《平凡的世界》

7、“一切的生活都是源于自己的努力,能改变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垵口小学 谢周琳·解读《解忧杂货店》

8、我得找个计时教练,谁来替我掐表呢?后来我找到了,是一枚厨房定时器,形状好像番茄。就这样,我邂逅了我的番茄钟”。——后江小学 蓝巧芬·解读《番茄工作法》

 

2 书于人生

ff930600fc5f4077bb5e1406b020fa2f.jpg

a965acc6ee5348eba0c54546a527fbe9.jpg

还是那盏灯,依旧是昏暗的光线,仍是那样几杯清茶,又见到了那班人……117日晚,在极具新时代气息的遂昌县新华书店二楼,遂昌县实验小学校长、课感研修工作室导师鲍宗武带着学员们开展了一场读书沙龙活动。

“在柴米油盐浸润的日子里面临各种选择,关于爱情、亲情、梦想、事业、责任,因为种种选择,五个故事的主人公纷纷向解忧杂货店求助。”分享《解忧杂货店》一书时,谢周琳感同身受地说,“如同抛硬币,要是朝上的一面不是自己想要的,又会想再抛一遍。就如浪矢所言: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故事,作者的故事、作者身边的故事、作者生活那个年代的故事,也交杂着读者的人生故事。现场,老师们缓缓道来,分享着一个个和书有关的、和人生有关的美丽故事,一边回忆,一边述说,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着自己。

af601de5b2b9431c8df6170a51a2188f.jpg

导师鲍宗武认真倾听着每位学员的读书故事,为每个故事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在每一次分享中,都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无论快慢,都要找到适合自己讲话交流的方式。”鲍宗武言简意赅地给老师们做了点评。最后,他亲手给每个学员送上了一本自己的新书《语文课感》,递书的同时,他说:“《语文课感》的出版是我从事语文教学的一个总结,我在给你们每本书扉页上随机写下了一句赠言,和书本一起送给各位。”

2b94d6bb0cbb4328b58ff7d5968144b6.jpg

 

3 无问西东

7b9f1a3a533b40e8bbefd669be7120fa.jpg

“自从带了一年级,基本都是脚跟不着地走路生风的窘迫,很少有机会能每天安静地自由地阅读了,对于一向爱书的我来说,简直就像有人把一块肉放你鼻子底下然后却绑住你手脚不让你咬上一口的感觉……”这是任教一年级的黄雅屏老师切身感受,何尝不是如此呢?参加活动的工作室成员都是平时“围着学生团团转”的老师们,上班照顾学生、下班照顾家人,还有一堆身边的琐事,几乎没有停歇。

然而,这样的活动老师们却依然乐此不疲,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唐丽燕老师说道:“我是个不爱读书的人,总是找很多的理由推脱,没有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就像巧芬今天分享的《番茄工作法》一样,专注一件事情只需要25分钟,只需三个番茄时间,就能解放自己。”杜淑婷老师也深有所感:“为了某种理想,我们注定跋涉终身,甚至‘遍体鳞伤’,但不管结局如何,追求本省就是一种神圣。能够这样静下心来分享阅读的收获和体会,其实就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正能量!”

阅读好似阳光,把书变成我所有,生活就是创作意境里最后的修炼!正如刘徐丽老师说的,这是一种自在、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4 走近新书

0007a4f04cc2439d93e424bc0127876a.jpg

9e45fd6390bf4abab8afc800a9e760f8.jpg

翻开《语文课感》,我们在汪潮教授写的序中看到——鉴于他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长期“坚守、坚持、坚韧”之精神,我曾与鲍宗武有约:将他的听课笔记本和专著捐赠给小学语文博物馆,以便让更多的人看到它、读到它,最终达到懂它。

你会是想要看到它、读到它、懂它的那个人吗?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