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杭州之旅,打开思路之旅-------第三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论坛感悟(三)
3月31日上午,杭钢会展中心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名家、数学优秀骨干教师汇聚一堂,聆听第三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论坛的同课异构展示课。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的杭州市教坛新秀金东乐老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小学教导处主任、区学科带头人沈赟峰老师,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的区骨干教师张庆老师分别展示了人教版教材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垂直与平行》这一课。
同是一节课,在不同的教师中有着不同的演绎,每一位教师都上出了自己的风格,把《垂直与平行》这节课上的与众不同,让我深深的领略了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的乐趣!回味这三节课,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构思,却有着相同的理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既让学生能有趣的参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又要把课上的扎实有效,今天每一位展示课教师都做到了。在教学中,三位教师都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平面上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并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类,分成几类?你是怎么分的?”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不同的是三位教师的新课导入各有千秋,金东乐老师以复习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研究两条直线的知识。而沈赟峰老师则从孩子爱玩的游戏小棒导入玩小棒,引出两根小棒有几种摆法,让学生在玩中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张庆老师则是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操场的一角,让学生把看到的直线拿出来,用数学的眼光看它,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导入新知。
我听了后茅塞顿开,三堂课都秉承着一个教育思想展开,那就是“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数学教师很注重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知识体系的形成,应该说是各有所长。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每位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今的教师不应该受到教材的限制和约束,要善于创造性地发挥,恰当的实用教材。任何一个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注意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把握好能力与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课堂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