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整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11月27日,在北界小学举行了北部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为“复习整理课如何上”。我上是内容是二年级《乘法和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本节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乘法口诀为主线,开展数学知识的复习和整理,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除法算式表示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为了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环节提数学问题能想到倍数问题,我还提了一下:除法算式还有另一种表示:谁是谁的几倍。并板书:平均分 倍数。接下来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去想,去思考。第二各环节是“过关练习”,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对运用乘法和除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共有4关练习题,第一关是口算比赛,第二关是解题问题,第三关是提出数学问题,第四关是智力冲浪,题目设计从简单到难,以适应各个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后进行了评课,许多老师都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综合各位老师的意见总结出要上好一节复习课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一、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点
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梳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梳理数学知识既可以按教材顺序,分单元梳理出各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也可以统筹整合本册的内容分计算部分,概念部分,应用部分梳理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复习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辩。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学生复习了知识后,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和获得成功的快乐。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这些知识点,并说说各概念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二、总结质疑,抓住重难点
在复习时,必须做到:1、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2、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3、分层辅导。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在复习时,针对重点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让他们练习,以达到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的目的。这样的复习,即弥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更进一步地得到提高。
三、激活认知结构、系统整理、实施精加工
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如在学生复习快乏味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情境题、趣味题、开放题。这些练习的设置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