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应用能力——金岸石练两校联谊活动有感
有幸参加了11月21日在金岸小学举行的石练、金岸两校数学教研联谊活动。本次的活动主题是“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听了金岸小学刘意平老师执教的《数字的用处》、石练小学吴叶群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两堂课。
刘老师的课本人有以下几点感悟:
1、本课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
2、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身份证号码和门牌号码等编码都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与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
3、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编码的知识之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自己编学号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给自己编号。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吴老师的课有三点印象很深: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课一开头,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班里的班长是谁呢?你会怎样介绍你的班长让老师认识呢?逐步引导学生用第几组第几个来介绍,引入课题。
2、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活动化。通过自己在班级所处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交换自己的数对卡,寻找新的位置,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也是可以玩的哦。
3、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知识的结果都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总结,自己获取。从班级位置到课本上班级的位置到方格图的位置,层层深入,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去,学生课堂反馈很好。
两节课都很好的结合了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将更好的将课堂学会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