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县小学数学二年级集体备课记

作者:柳世斌 文章来源:遂昌实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8-30 字体:

正当我县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时候,省教育厅召开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视频会议。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备有效教案。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对我县老师来说确如一场久旱甘霖,来的正是时候。   
8月26日上午,县小学数学教研员罗时长老师指导解读《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并提出了在教学工作中要求:1、备1至2节精品课(课件、练习检测、板书)。2、参加校、区、县级课堂教学评比。3、收集各年级学生错题集(错题形式、错误率)4、本册的知识与能力体系相应部分检测题(习题集)。之后由新世纪实验学校程希文老师进行《透过“数学错误”背后的思考》讲座。内容:一、什么是“错误”和“数学错误”。 二、改变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三、审慎辨析学生的“错误”。四、探寻数学错误产生的本源。五、寻求矫正错误的有效方法。六、帮助学生形成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采用大量的学生错题照片展示分析了学生错题题目、错题原因、以及对策。给数学老师在收集、研究学生错题提供了方法。   
8月26日,下午潘昌辰老师解读乘法口诀(一)、(二)。教材按大九九编排口诀、并以5的乘法口诀为起始。这样安排的优点是学生容易从生活经验入手,便于理解于记忆。口诀的教学要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操作逐步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编口诀,去发现规律。柳世斌老师解读分一分与除法、除法。关键是让学生都经历并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充分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学生一旦明白除法算式 不过是“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的符号表示,体会这是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除法的意义。除法单元综合了除法的特征与联系可以看作是“数与计算”领域的一次复习与提高。包圣华老师解读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时分秒、统计与猜测。对比一年级教材安排的内容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物体的前后左右都可以看作物体的侧面,上下2个面就是底面。注意教具要使用规范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方向与位置要确定以谁为中心,中心不同方向会发变化。时钟的认识注意接近整时的读法教学。统计与猜测要处理好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如抛10次硬币你猜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8月27日,由大柘小学占宇老师交流第一课《数一数》。使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四个数学问题:熊猫是采用几个几个数的;圆片是先数一排有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先数一列有几个,再数有几列);数方格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独立完成;数苹果的重点在于如何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智慧老人的话: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  
实验小学吴久明老师交流第二课《儿童乐园》,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景,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而且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进一步结合坐在长椅子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人?的问题解决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之后全体教师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8月27日下午,实验小学柳世斌老师交流第三课时《有几块积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可以看成5个7,也可以看成7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都可以写成7X5或5X7。让学生说一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新教师、云峰镇中心学校的汪老师交流第四课《动物聚会》。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动物聚会”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连一连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6个3和3个6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说一说2X3在具体的同中表示的意义可以是2个3也可以是3个2,还可以是2个3和3个2。可以结合摆一摆、说一说看3X2画图这道题目继续深化乘法的意义。之后全体教师继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 包圣华 老师指导制定教学计划。  
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交流,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对于我们二年级数学学科而言,其效果甚佳。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