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天天教研”——妙高小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者:叶根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4-22 字体:

“天天教研”——妙高小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遂昌县妙高小学“天天教研”活动简介  

“周一下午是幼儿组活动,周二下午低段语文组,周三下午是数学组,周四下午是高段语文组,周五上午是综合组,在浙江省遂昌县妙高小学,每天都有一个教研组在开展活动——‘妙高小学实现天天教研不离线’。这是 2009119 的《现代教育报》第9研训栏目刊登的妙高小学天天教研活动成果。  

教研活动是一所学校校风、学风及教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师个人业务提升、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妙高小学每天安排半天的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天天教研活动。  

一、 活动缘由  

妙高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县城学校”,04年搬迁学校到妙高镇城南,生源杂乱,参差不齐,学校除招收来自就近妙高镇范围内22个行政村及一部分民工子女近1700多学生。而且师资薄弱,结构不合理,我校教师主要来源于原妙高镇的七所村级小学撤并而进的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省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严重短缺,特长教师更是寥若晨星。另外,教师觉得自己已经调入县城学校,小学高级也已经评上,没有多大的动力继续成长。这些因素造成了教师思想相对封闭,课堂教学方法陈旧,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提高教师的内驱力,提高教科研活动的实效性,促使学校教师学生的“合力、动力、活力”得到最佳发挥?妙高小学在前任校长的带领下,于2004年开始走上学陶之路。现已成为浙江省实践陶行知思想先进集体学校,又是中国陶行知教育实验学校,去年还成为丽水学院在中陶会中立项的课题—《农村教学做合一教育试验创建与推广项目》的课题实践基地之一。我们本着“学陶、师陶、研陶”的宗旨,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宣传 陶行知 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的行知精神。我校在“学行知思想,打品牌战略”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习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求新之路;用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理念引领教师,走求真之路;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真话、求真知、做真人”的理念引领学生成长,走求是之路。  

在全面学陶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引导教师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我们在浙江省陶研会、丽水教育学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开展了“天天教研”校本培训活动。目的是通过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利用“天天教研”时间,通过成立“合作观察小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以此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 活动开展  

1、保证“教研时空”不放松。  

我们从整体观念出发,科学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把教师分成五个教研组,分别是语文低段、高段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综合教研组、幼儿教研组。并配备骨干力量担任教研组长。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解放教师思想,从学生整体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各项教学活动的功能和作用,有机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适当地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教研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尽快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其中周一下午为幼儿组活动、周二下午为语文低段活动、周三下午为数学组活动、周四下午为语文高段活动、周五上午为综合组活动时间。每个教研组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研活动。  

2 引入“合作观察”促成效。  

妙高小学在丽水教育学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教研活动融入“合作观察”形式。目的是通过建立合作观察小组,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观察,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来评价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执教教师通过合作观察小组的观察和评价,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成长水平。  

1)、科学划分“合作观察小组”。学校的要求是依据备课组来划分,共成立了13个合作观察小组,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接近等意愿来自由组成“合作观察小组”,各项教研活动通过合作观察小组来完成。比如,轮到语文低段教研组二年级组的教师上教研课,那么低段语文组的教师全部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二年级备课组的五位教师就是一个“合作观察小组”重点是这五位教师在演这场“教研戏”。他们要利用观察量表对二年级上课的这位教师的课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评课交流,最后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评课,及自己对课堂的反馈,写出教学反思,以此一步一步促进执教教师的专业成长。  

2)、科学设计观察量表。  

开展“合作观察”教研活动很关键的一项工作是设计观察量表。观察量表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质量。我们采用的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法开展观察量表的设计。如,09年上半年,学校教科室统一设计了一张通用表,研讨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并设计了10个观察视点,组内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选择地选取12个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有了上半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从09年下半年开始,各合作观察组组长召集全组的教师进行讨论,针对自己年级特点、学科特色,提出研讨主题,设计观察量表。13个合作观察小组设计了13个互不相同的观察量表。如一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研讨主题是:如何有序有效进行一年级课堂组织教学。二年级根据识字教学特点确立研讨主题是:如何提高识字效率。10年上半年,在原有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入了,引导执教教师根据自己课堂实际(如薄弱之处),需要向同行同事学习之处,由执教教师设计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研讨。如,一位教师就根据自己是刚从教六年级下来教低段的教师,有许多不适应低段教学的现状,就设计了“课堂节奏、课堂语言、写字指导及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另设计了一个观察两个特殊孩子的四个观察设点。  

3)、他人观察与自我观察相结合。  

我们平常的教研活动一般是一位教师上课,其他教师听课,然后评课交流反思。都是在他人观察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达到更好地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还将开展“自我观察”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我们准备在五月份开展“我的课堂我也来看”教研活动。就是在教研活动时,由信息技术组的老师对执教教师的课进行录制,课后,由合作观察小组(包括执教教师)进行二次观察(看拍摄的录像),由于录像有回放的功能,时间可以灵活支配,以此进一步提高课堂研究的成效。  

3、确定“主题教研”不松懈。  

我们的教研活动在“教研专题化,活动系列化”的教研理念的引导下,开展专题化的教学研究。为了保证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在每个学期开学初,每个教研组都要确定好本学期的研讨主题,安排好本学期每周的活动,最后交教科室统筹安排,并将整个学期的教研内容挂在校园网上,这样,每个学期刚开学,教师们对整个学期的教研活动就做到了心中有数,也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如,小学高段语文组在09下半年针对高段教学的实际情况就确定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4、抓实“评课反思”促成长。  

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程序,教学结果等,不断探索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自己朝“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我们通过“合作观察小组形式”开展天天教研活动,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通过他人观察和自我观察审视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要求每次教研活动后,执教教师要写好反思材料上交教科室,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除此之个,还要求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校要向全校教师交流学习体会,并把学习反思挂在校园网上。  

5、结合“课题研究”不脱离。  

我们教研相结合,避免“教学研究两张皮”的现象。各个教研组根据自己组里的教学研究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如:小学高段语文组申报了省级课题“实施专题研讨,提高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实效性的研究”,数学组申报了省级课题“以教研组磨课为载体,开展北师大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研究”,小学低段语文教研组申报了市级课题“影响小学低段学生识字能力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这样把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积极引导教师从一个“事务型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  

三、活动成效  

采用“合作观察”形式,利用“天天教研”时间,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开展两年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的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1、促进了教师可持续发展。  

借助“合作观察”,天天教研活动取得了更有实质性的成效,教师们教研的针对性更强,教研的效果也更加明显。通过开展“天天教研”活动,教师们认识到教研活动并不是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而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为了更好地上好课,使自己在教学中能更加得心应手。教师的潜能被激发了出来,通过活动,既发掘教师课堂教学的亮点,又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教学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客观的反馈,促进教师持续的自省和改进教学行为,特别是引导合作观察组的组长来设计观察量表,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引领教师开展观察、研究、反思,引领教师关注教学细节,使教师学会一种贯彻、描述、思考和理解课堂行为的方法,提高教师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的能力。学校的教师素质明显提升,现在已拥有省教坛新秀一名,省张化万工作室名师培养对象一名,优质课一等奖一名,市教坛新秀四人,市级名师2名,市教改之星2名,县级名师10名,镇级名师10名,特色教师6名。  

2、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机制。  

通过教研活动,学校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开展课堂观察的工作机制,校本教研活动定点定时定人,每个环节扎实有效,并逐步形成常规,使校本教研从经验走了向科学。教研活动有规定的时间和空间,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的主题,教研组成了“共同的研究体”,教师参于教研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教研活动达到了花时少,效果好的目的。教师们积极主动参于教科研活动,在教科研活动中提升了自我的专业素质,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们又以更热情投入教科研,形成了教科研的良性循环。  

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近年来,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生在求是之路上越走越好,学年统一抽测、学科竞赛等成绩都有了大辐度的提高。如县教研室组织的五年级三科知识竞赛成绩如下:  

年份  

一等奖  

百分比  

二等奖  

百分比  

三等奖  

百分比  

合计  

百分比  

2006  

1126  

42.3  

15(40)  

37.5  

17(46)  

37.0  

43(112)  

38.4  

2007  

1420  

70.0  

13(32)  

40.6  

22(47)  

46.8  

49(99)  

49.5  

2008  

1621  

76.2  

17(28)  

60.7  

31(53)  

58.5  

64(102)  

62.7  

   

   

   

   

   

   

   

   

   

从上表可以看出,五年级三科知识竞赛是大幅度提高,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学科考试成绩越来越好,学校在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奖情况也是频频获奖,而且获奖级别越来越高。  

4、“社会口碑”越来越好。  

学校自从走学陶之路以来,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学校的办学美誉度在社会上越来越好,社会声誉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口碑越来越好。以下是遂昌名校二中每年自行组织的选拔考试情况:  

年份  

上遂昌二中的人数  

占县城百分比  

   

2006  

85  

45  

   

2007  

86  

48.6  

   

2008  

108  

54  

   

从上表可以看出,妙高小学考取遂昌二中的学生人数明显提升。由于遂昌二中自行组织的考试中,我校连续几年获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绩,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好,以至于近几年学校招生现象爆满。比如今年秋季一年级招生原来计划招五个班的,由于家长的需求,我们招了六个班(扩招了一个班),每班学生数还是达到近六十人,还是不能很好满足家长需求。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