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实验小学(实验校区):关注学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作者:张芳城 文章来源:实验教育集团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4-21 字体:

419日,遂昌实验小学301班的周仕贞老师,为全校语文老师带来了一堂扎实、高效的语文课——《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说明文。课文从海底的宁静、海底有声音和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等方面,有详有略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这节课,目标定位非常准确。三下语文第七单元的其中一个单元目标,就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周老师把本课的重点目标,定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写清楚的”,是单元目标在课文当中的具体化,此目标也成为贯穿整堂课的一条主线。周老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定课堂的难点——“课文是怎样把海底很宁静和海底有声音这两部分内容写清楚的?”在落实重点的基础上,再确立难点,体现了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周老师的课构建了有效的教学平台。教学交流能否有效展开,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在课堂上为教学搭建了有效的交流平台。第一个平台,周老师抓住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的特点,播放“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视频让孩子欣赏,使孩子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孩子心跳与文本的述说产生了共鸣。他们置身于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为整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为后续的有效学习的展开铺设了情感基调。第二个平台,利用语文课堂作业本上的思维导图,落实重点目标。巧用语文作业本,助力课堂教学,使语文学习事半功倍。

从课堂上发生的实际交流方式来看,这堂课也做得很有效。

首先,从师生之间的交流来看,周老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能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当孩子的发言中有缺陷或者发言不那么到位的时候,周老师总是很敏锐地去进行补充和引导。再从师生与作者、文本的交流程度来看,本堂课也较好地做到了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老师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了碰撞和交流,从而有深度地深刻理解课文。比如,第二自然段写海底的宁静,第三自然段写海底有声音,周老师趁机问学生,这是不是前后矛盾呢?引起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周老师敏锐地抓住文本中独特的点,让学生去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之目的。

纵观周老师的整堂课,亲切自然的课堂形象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的赏识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种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教者情和学生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加上学习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显得其乐融融。周老师这种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这样的课带给大家很多的思考和借鉴。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