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实验小学(实验校区):耕耘科学课堂,深度教研促发展

作者:巫志华 文章来源:实验教育集团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3-29 字体: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为了给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平台,3月23日-24日,遂昌县实验小学科学组开展了耕耘科学课堂教研活动。两天时间里,科学组7位教师各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常态课,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鲍宗武,县小学科学教研员蓝智俊,实验小学陈俊玲副校长,实验小学蓝伟俊副校长参与活动,认真聆听每一节课,课后和上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对活动进行细致地指导。

李卫仙老师和江淑贞老师展示了六年级下册《太阳系大家庭》一课,她们同课异构,先引导学生围绕太阳系展开研究,引领学生认识和了解太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重视学生建模能力的发展。且两位老师又各有千秋,李卫仙老师注重能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架构,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展开教学;采用视频、希沃帮助学生对太阳系天体进行学习。江淑贞老师从游戏引进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注重学生空间感的体验;在研讨交流中丰富、修正、完善对太阳系的认识。

廖敏燕老师展示了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一课,课堂上廖敏燕执教过程条理清晰,富有激情,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讨论时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烈,积极性较高,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蓝伟俊副校长展示了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蓝副校长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有序学习,有序参与科学实验;实验教学中,关注实验细节,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实验现象,仔细分析在实验现象下是否会形成电流的本质,整节课堂学生探究地不亦乐乎。廖敏燕老师和蓝副校长上的是先后课的教学,很好的体现了科学课的总起和承接的关系。

吴坚文老师展示了《月相变化规律》一课,吴老师注意了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连贯性,将学生前概念与正在学习的进行了街接,并埋下了未来学习的伏笔;抓住难点进行突破,扎实抓好了关键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严含颖老师和巫志华老师展示了五年级下册《地球——宇宙的奇迹》一课。他们都给学生提供结构性材料(地球孕育生命的条件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存在生命原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课堂上,两位老师注重学生爱护地球环境意识的形成,学生从感受地球的神奇,体验到生存环境的珍贵,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赖,产生保护好地球环境的强烈愿望。

陈俊玲副校长肯定了科学组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和本次教研活动的亮点,各位教师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语言简洁,表达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了学生活动探究的空间。同时,陈俊玲副校长指出,今后科学教学和项目化学习相结合,科学课堂要整合单元设计,开展项目化研究。

听完教研课后,鲍宗武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今后科学教学努力的方向。鲍校长指出:课堂教学要体现科学教学价值观,根本目的,防止陷入单纯科学知识教学的陷阱,教会学生思考,使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科学课堂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上学生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有话说,积极举手,敢于说;科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自身学科素养,创新教学设计。

县小学科学教研员蓝智俊老师对七堂课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每位教师的亮点和需改进的地方,细致提出改进的方法。蓝老师强调,科学课堂要让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实验的机会,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教研活动之后,科学组教师还将听自己课堂教学,及时反思自我,总结自我。科学组教师将用智慧来化解疑难杂症,共同努力,建设自主、优质、美丽的课堂。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