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垵口小学:开展同步课堂活动

作者:朱彩虹 文章来源:安口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10-28 字体:

10月26日至28日,景宁县实验一小与垵口乡中心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立足品学课堂 聚焦学导要素 专家名师品评”的同步课堂展示活动。低数组的6位教师基于学生认知基础、抓住教学主线、设置任务驱动、借助直观模型、优化课堂导学。

董师月老师创设“一共有几只企鹅?有几只企鹅躲在冰山后面?”的问题情境,设计两个任务:已知部分数求总数、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画图策略,理解数量关系,适时引入大括号,初步构建求总数和求部分数的模型。

张卫英老师借助小鸡吃食的直观主题图,引入9+1=?1+9=?的教学,结合画一画、拨一拨等操作活动,以8+2=?10-2=?为切入口,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以知识的自然生成过程为主线,得出并有序整理出10的加减相关算式。

杨菊娟老师通过前测,了解了学生关于4的乘法口诀的认知基础和编制口诀的已有经验。在课堂中以“小熊穿9串需要几个红果?”为核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理解意义、记忆口诀,通过正确、错误和不完整的学生作品对比反馈,学生真真切切地在已有的认知中迁移学、在做中学。

刘常英老师基于学生前测描一描4种物体的边线的认知基础,通过指一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对比学生前测描边线的各种作品,层层递进、完善周长概念的建构。

陈炳珠老师基于3的乘法口诀的前置学习,了解到学生的易错、易淆、困惑的3句口诀,借助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口诀的编制、利用学生前测中对三六十八这句口诀意义理解的多元表征,课中思辨口诀意义。

吴春英老师创设帮助小丑搭配一套演出服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搭配过程和结果等活动中,获得做到有序搭配和简洁记录的方法,结合搭配食物、搭配路线等变式练习中,学生深刻体验到有序搭配的价值:不重复、不遗漏。

活动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垵口小学的孩子们走进了不一样的课堂,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教学温情。

86a2c2529f034435b093d56613fcd5f5.jpg


abc6a332911740c8bc69bac9a741a3bf.jpg

3f2216da4d5a453fb891374912008984.jp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