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名师引领——“南湖——遂昌”信息技术专题研修活动
10月23日,“山海协作”南湖——遂昌信息技术专题研修活动在遂昌县民族中学举行。活动由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遂昌县教师发展中心、遂昌县教育研究室联合举办。
活动第一部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的马茂霞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堂2020年新编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内容《循环结构——for循环》的教学示范课,以《棋盘放米》的故事作为导入,通过一份“画棋盘”任务,让for循环课堂瞬间充满了趣味性,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严谨的教学结构,让在场听课教师大为赞叹。
遂昌县第三中学朱晓凡老师的一节七年级《数据初识》课,则充分展现出他扎实的基本功,一组普通的数字,经过分割符号处理变成了《欢乐颂》的谱曲,同学们的哼唱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同时凸显出“数据”概念的多样性。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严丝合缝,引人入胜。
在评课活动中,遂昌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郑丽媛老师表示:马茂霞老师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用生动有趣的任务指引,简单易懂的课堂语言,以学生为中心,掌握并提升学生对编程学习的兴趣,引导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学习range函数,精彩非常。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沈李琴老师则认为,数据和程序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两个教学难点,今天两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很好的示例,朱晓凡老师的课堂生活情境真实、素材丰富,从“数字、数据、数据形式、数据记录、大数据、数据采集、数据应用”七个方面,将知识点穿成一条线,以现实为例理解数据的概念。沈老师同时提出大概念教学的观念,即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计算思维,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得孩子们能够学到一生受用的知识。
下午,作为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教材编撰人之一的沈李琴老师给全体成员带来学科核心内容指导下“项目式学习”——《基于“学习需求”的核心问题与学习设计》讲座。从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理念、重要转向到学习需求实质的三个方面,指出教学关键问题,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明确核心问题设计步骤“提出问题,用于激发探究;引出不同回答并对这些回答进行提问;探讨新的想法;到达暂时的终点”。充分鼓励儿童心智发展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出基于学习需求的关键问题设计模型,促进深度学习发生,引导学生“深度思维”,教师授课理应“心中装着学生,而不是教案”。
活动的第四个部分,是中小学进行分组探讨研究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积极。
引用沈老师讲座中的话:“引马池边易,使马饮水难。成尚荣《儿童立场》中说到,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儿童立场不只是表面尊重。情感要沸腾,思维也要沸腾,情感与思维都沸腾了,学习生活便会沸腾起来。”希望两地教师均能通过本次活动有所获益,教学相长,为推动信息技术课堂的转变和革新助力,做未来课堂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