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支教系列

作者:包圣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5-06 字体:
本周是我们云峰中心学校数学教研活动周。周二上午第一节课,钟芬芳老师上了一节一年级的《人民币的认识》,为我们提供了研讨的素材。  
钟老师的课从猜一猜引入,通过分类得出人民币的单位,在买文具的过程中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整堂课的教学自然、流畅,体现了教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省特级教师沈百军说过,教学需要创新,创新的实践策略有:简约——凸显数学的本真;趣味——吻合儿童的天性;互动——追求教学的真谛;整合——实现教学的高效。说到整合,沈老师强调,上一节课,要想一个单元的课;上一节课,要想一类知识的课;不同知识相互间进行整合;不同学科相互间进行整合。
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分三课时,第一课时是认识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第二课时是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第三课时是有关购物产生的应用题教学。三节课各有侧重点,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及进率,初步认识复名数。第二课时的重点是较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复名数。第三课时要求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基于现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认为可以渗透小数的认识。以超市的商品标签引出小数,引导学生能说出小数所表示的含义,为今后学习小数打下基础。比如:练习本1.50元,表示1元5角0分,就是1元5角。告诉学生,这里的1.50是小数,我们将在四年级的时候系统地学习。  
基于生活经验,学生在平时用钱时一般不会出问题,而在考试时,本单元的成绩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考试的试题不贴近学生的生活,离开了生活去考人民币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二是人民币的认识是复名数教学的起始课,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使得学生对复名数的认识模糊,比如在做“4元5角=45角”这类题目往往出现困难。找准学生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再回头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