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遂昌育才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 ——遂昌育才小学数学组“好课多磨”专题教研活动

作者:郑宝香 蓝建珠 文章来源:遂昌育才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05-14 字体: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疫情期间的线上习得到学生返校后的线下教学衔接以及线上成果的转化,我们一直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方式的研究。513日下午,数学组的“好课多磨”半天教研活动拉开帷幕,就“混合式教学”实践展开研讨。四年级组的余光全老师和二年级组的叶晓峰老师分别为大家献上了一堂精彩的研讨课。

第一节是余老师执教的四下第六单元的《平均数》,余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素材的选择,从“什么是平均数”、“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和“怎么求平均数”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引导孩子们在现实背景中通过一组组典型数据的分析进行推断和决策,在探究过程中感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最后在对比中进一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提升环节,孩子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几个环环相扣的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课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了移多补少、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的渗透,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科学的资源观和“节水”等思想教育。整堂课学生在愉快、激烈的思辨中进行数学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第二节是叶老师执教的二下第六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师以整体感知——初步认识——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顺序引导孩子展开学习。先让学生说说,看看,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再让孩子们猜一猜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随后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图形,通过量一量、猜一猜、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方法,验证二者边和角的特征,沟通它们的联系,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图形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强调活动经验的积累。课上,叶老师借助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不仅从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孩子们对数学学习活动积极主动,更是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认识的活动经验,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课后,数学组全体老师开展了评课活动。主评赖晓燕和罗青老师从学习材料的选择、课标的达成、学生学习的方式及学习效果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其他老师也从课堂提问的指向性、如何进行混合式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最后特级教师程希文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学习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充分利用以及教师现代教学技术能力的提升等提出了建议。教研无止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将走得更远……

048a90f62b294b1aa511db6fb02dc056.jpg

a55bf92fe5a84742b23d2e7946e73ca3.png

168d8d149bc5423f8444c7e76774b2bb.jp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