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支教系列

作者:包圣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4-23 字体:

一堂试卷分析课的感想

今天,我在云峰上了一堂试卷分析课,有幸得到了初中老师吕军华的指点,使我受益匪浅。

试卷分析课关键在于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解题策略。这是一份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B卷。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应用题的解决还是一个最值得研讨的问题。我从数量关系的分析入手,以线段力为辅助手段进行分析。在这堂课上,着重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先找应用题中的关键句,以分数应用题为例,先判断单位“1”的量,用一条线段表示,然后根据题中分率的分母平分线段,然后标上已知条件和问题。整堂课下来,学生对线段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线段图直观分析数理关系的能力得到提升,80%以上的学生能从线段图中直接得出应用题的解。

课后, 吕 老师在评课时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观点,在试卷分析或作业辅导时,应先展示学生典型的错误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纠错。这一做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在充分暴露学生错误思维后,教师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应用题的解决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大体可以采用问题分析法和问题综合法,前者从问题出发,以数量分析以解题突破口,层层往前推进,遇到示知量用括号表示,并在括号中填入算式,便于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后者从条件出发,层层分析,顺藤摸瓜式地进行分析思考。在方法论的角度去看,这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但根据不同的学生,我们就区别对待,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是,学生比较喜欢顺藤摸瓜式的综合法,而在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分析法往往更有价值。

评课是思维碰撞的开始,反思是思维提升的途径,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在不断的碰撞和反思中才能得到提高,初中老师是参与小学课堂教学的研讨的重要资源,像云峰中心学校这种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种教师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景一定非常光明。有初中教师参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可以让初中教师了解小学课堂教学,中小衔接问题一定会做得更好。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