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树叶
“拾树叶啦,拾树叶啦,……”我和中班的孩子一边走一边说着,很快地就来了大操场。操场周围种着许多树,有百树、枫树, 梧桐树、银杏树、李树、广玉兰、桂花树、樟树……我驻足赞叹道:“看,它们多像守护操场的士兵呀!”“不,像解放军!”孩子们很自信地说。看着满地的落叶,我提议和孩子们比赛拾树叶。孩子一听,欢叫着跑开了。
不一会儿,大家拾了很多落叶。我为了让孩子们有成就感,我故意比小朋友少捡些,他们围着我,看着我的树叶,大声喊道:“老师输了。我们多,老师少。”“是啊,小朋友都很能干,老师真高兴。我就把‘多’字送给你们,‘少’字留给自己。”我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多”字和一个“少”字,然后让小朋友把手中的树叶放在“多”字的周围,我把自己捡的树叶放在“少”字旁,让小朋友比较“多”与“少”字。小瑜说:“‘多’字像两把掏饭的大勺子。”宏伟说:“‘少’字有点像‘小’字,就是长了根大尾巴。”这样孩子们就把‘多’与‘少’两个字认识了。
孩子们蹲在地上看着这么多树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银杏叶像扇子,像扫把。”“李子叶相甲虫”,“樟树叶像小船”,“枫树叶像蝴蝶”……,我为孩子们能打开想象的闸门而感到高兴。为此,我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用树叶来摆放各种各样的图形。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接着,他们把树叶摆成一个个图形。如:月牙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童童把落叶摆成一个圆圈,自己站在圆圈里向我笑,并很有创意地说:“老师,树叶抱我啦!”还有的小朋友摆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小动物等。下课铃响起来了,我真不愿意打断孩子们的思路。于是提醒孩子们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树叶带回家去,拼一幅美丽的图画。
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我感到: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课堂,是生活的教材。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若能及时把握时机,引导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将会得到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