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村小学:交流促成长——记应村小学外出交流学习
为开阔视野,学习优秀教育管理经验,11月1-2日,应村小学赵祥勇校长一行十人前往丽水莲都、畲乡景宁开展竹文化和精准教学实施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以竹文化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囿山小学峰源校区。应村小学的老师们在俞琳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竹韵博物馆,实地了解囿山小学的竹韵文化建设情况。随后大家观摩了围绕竹文化所开展的大课间活动以及拓展性课程。双方就学校“竹韵课程”如何有效开展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交流。
下午,应村小学的老师们驱车至美丽的畲乡景宁,在红星小学党支部书记翁志方的详细介绍下,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多功能教室、图书馆、食堂的餐厅和后厨等。食堂后厨整洁规范是红星小学的亮点之一。让老师们颇为意外的是,整个后厨地面几乎都是干的。“我们是无水车间,地上没水,才会干净。”翁志方介绍。
11月2日一大早,应村小学的老师们抱着空杯之心踏上了第二天的学习之旅。梧桐乡校校长刘建平与应村小学的老师们围绕精准教学的实施展开了交流,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对方,启发很大。
沙湾镇小校长钟欣洪对于农村自然小班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精准教学就是抓课堂教学之精准;信息技术之精准;教学软硬件之精准。要精准到学生个人,教师个人。在沙湾镇小附属幼儿园里,应村小学的老师们欣赏到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对幼儿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赞不绝口。双方在竹文化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交流,并使用手机、笔记等记录下来。
此次学习之旅的最后一站是一个坐落在景宁高山上的学校——毛垟乡校。马路旁,满目翠绿;小桥下,流水潺潺。群山环抱间,很难想象栖居着一所只有22名学生的学校。在校长柳荣水的带领下,老师们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到处充满红色元素,如红色五角星书架、革命油灯、红军海报等,吸引着前来参观的老师们。
短暂又充实的两日学习结束了,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不仅让应村小学的老师们更新了对竹文化以及精准教学理念的理解,同时在互动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