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欠发达地区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序 :
感谢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让我获益非浅,本次培训命名为“欠发达地区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历时11天,地点设置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本次培训,省里设专项资金为我们进行培训,培训方也非常重视,聘请了各专业资深的教授、讲师为我们授课。经过他们帮助我们对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知识系统化,更让我们从中慢慢感悟到了幼儿教育的精髓,深入到了教育最为本质的东西,接下来,我就本次培训感触最深的若干个方面进行传达。
第一节 掌握教育对象要做好幼儿园教育,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幼儿的身理、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也许,对与我们来讲,最不容易把握和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孩子们的心理了,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常常教育目的没有很好的达到,甚至出现一些与我们原先的教育意图截然相反的现象,希望孩子往,而他偏偏往西,这究竟是怎么回是呢?听听这个故事,大家也许会有启发。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一位作家,这位作家可是个夜猫子型的,通常是白天睡觉,晚上写作,在这个院子里挂着一口大钟,这天,当院子里的人们都去上班了,作家正打算美滋滋地睡上一觉,谁想,这时候,来了一个小孩儿,拿起棍子就敲起大钟来,这个孩子陶醉地欣赏着这“美妙的乐声”,可是,这对作家来说,无疑是场恶梦,于是,他马上出去制止,可是,没过一会儿,那孩子又敲起钟来了,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于是,作家采取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这天,小孩儿又来敲钟,于是,作家过来,对这个孩子大加赞许,说“你敲的钟声真好听啊!!!”然后,还给了他一些吃的,小孩开心啊,于是,第二天,小孩又来了,可是没有见到作家,也没有得到赞许和吃的,第三天,还是没有,结果,从此以后,小孩再也不来了~~~从这个故事里,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分析出小孩心理的变化吗? 以上事件反应了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当一个人从事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因为被事情的本身所吸引,换句话说,就是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那么,他将乐此不疲、鞠躬尽瘁;当这件事有一定的外在物质支持,转移了他的注意重心,此时,原先的那件事,便成了一种有偿劳动,此时,他去完成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回馈,然而,当这种回馈得不到满足时,他将终止该活动。
那么,由这个心理现象,就告诉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孩子、处理事件应遵守的法则,老师贵在一个“度”的把握,如何把握这个“度”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观察孩子到底在从事什么活动,是正常的游戏活动,还是有破坏性的活动,对于正常的孩子间的或是天性的游戏活动,孩子充满着兴趣玩的,老师便没有过多的必要去干涉他,也许他正在想一个伟大的发明呢;如果是破坏性的活动,老师还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因为,当孩子进行破坏性的活动时,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活动有什么不好;第二种是:也许他的确意识到这种行为的破坏性,但只是自己不能很好得控制自己;还有第三种可能是:这个孩子心理有些障碍,或来自家庭,或来自学校,或来自社会。对于它们的辨别,就需要我们老师耐心、仔细地观察了。然后,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人而易得进行适当地引导,在这里,我们声明的,只是,我们的方法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真正让每个孩子健康发展!
第二节 明确教育目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这次培训,我们参观了几所省示范性的幼儿园,其中,有着浓烈特色的就是安吉的幼儿园,他们将本土的资源开发利用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活动区角。我首先考虑的是幼儿园为什么这么重视区角活动。看着孩子们在建构区里用竹筒、竹片、废旧竹席片等专心致志地搭建各种希奇古怪的大厦,为解决一个如何架空的难题,三两个孩子一起边想边做各种尝试,我突然想到,安吉一路上有这么多竹制品厂,和安吉人热爱竹,并有着对竹的探索是分不开的,你能说幼儿园这样的区角活动没有意义吗,能对孩子说“玩物丧志”吗?!也许他现在那些希奇古怪想法还不成熟,暂时也没有完成它的能力,但是,潜藏在孩子心里的这些美好的愿望,会在多少年后被重新挖掘而得以实现的,也许他将是下一个爱迪生。这也体现了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同时,挖掘、发展其特长的原则。走过建筑区,看见两个幼儿坐在小船式的聊天区攀谈,原来是两个夕日好友刚闹了不愉快,现在大家静下心来,坐到一起攀谈,宣泄情感,我真是感叹幼儿园的人性设计,为幼儿创设了这么一个好的环境,既让孩子们自己处理问题,学会控制自己于同伴交往,又让孩子不至于无处宣泄,造成心理压抑。当然,这也有赖于老师平常科学地指导。幼儿园还创设了很多区角,如娃娃家、表演区、阅读区、绘画区、数学区、生物角等等,这些活动角创设的好处,想必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我们的教育,是人性关怀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我们要给孩子的是终身收益的东西,我们要给他们快乐、成功、温暖的体验!
第三节 优化教育方法 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呢?秦元东教授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一次城市幼儿园调查中,问“水是从哪来的?”一些孩子不假思索地说“从水管里来的”,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起来,怎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后来想想,这能怪幼儿吗,当他们需要水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只要一拧水龙头,水就来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水究竟是从哪来的。在这里,解决它并不是重点问题,而是,由这个现象辐射出的一个教育问题,试想想,当我们的孩子,一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办法是什么?是问老师,而一次,不管孩子能不能自己解决,老师都给予了解决,那么,孩子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慢慢丧失掉,因为,只要有老师这个救世主,还要担心什么。那么,接下来再看看另一个现象:一些学生大学毕业了,在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他们把书高高地抛弃,长叹一声:“终于不用读书了!!!!!”可见,他们对读书的厌倦。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对学习如此厌倦呢?归根揭底,又要追溯到我们的教育,大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没有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没有激起探索的欲望。说起兴趣,我们幼儿园教育是最有条件或最有利于开发学生兴趣的阶段了,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光,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积极情绪,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节 教育实例前面几节都是针对一些教育缺陷进行的一些反思,接下来,我将阐述几个教育案例,也许,从中,我们的老师能把握到一些教育原则、教育理念: 事例一:当几个孩子同时争抢一个玩具时怎么办?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先认同“你们想和玩具玩,玩具也想和你们玩,但是,他不喜欢你们把他争来争去,那我们先让他去休息一下,等你们商量好了再玩。”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一个孩子说:“我们猜拳,谁嬴了,谁先玩。”“那我不玩了。”一个孩子不大自信得走了,剩了两个幼儿,一个说“我们比高矮,谁矮就是小弟弟,就先玩”,另一个说“一看就知道你比我矮,要不,你说三声谢谢,我就让给你玩”于是,在三声道谢后,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例二:一个孩子又抢玩具又打人怎么办?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让孩子讨论“某某小朋友又抢玩具又打人怎么办啊?”一个幼儿说:“把他打人的那只手切掉。”另一个幼儿说“那会流很多血的,太可怕了!”“谁让他又抢玩具又打人的啊!”老师说:“如果切掉了,以后他想用那只手做好事怎么办呢?”“那不能切,可是要他记住不能打人、抢玩具。”“这样把吧,让他把打人的那只手藏口袋里,就表示切了手,让他记得不打人。”小朋友的办法真好。在这次讨论中,老师把问题投给幼儿,适度引导,暗示,小朋友犯了错,我们应该给他改过的机会,同时,大家制定规则,帮助他控制自己。
第五节 教师的专业修养 在我们做幼儿园教育时,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如何上好集体活动课是个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做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还需要很多专业素质的学习,需要对各学科做深入的研究,比如,美术学科,要有好的作品,就要有高的眼界,需要欣赏大家名作,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首先要大大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呢;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或是儿歌,你是只是教会他念,还是让他体会到了其中的内涵呢,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要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东西呢;还有一些内容相联系的科学知识和儿童文学,又要如何区分开,如何去教学,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呢~~~~这些,都急迫地告诉我们的幼儿园老师,需要恶补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为我们的教育努力吧,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吧!
感谢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让我获益非浅,本次培训命名为“欠发达地区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历时11天,地点设置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本次培训,省里设专项资金为我们进行培训,培训方也非常重视,聘请了各专业资深的教授、讲师为我们授课。经过他们帮助我们对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知识系统化,更让我们从中慢慢感悟到了幼儿教育的精髓,深入到了教育最为本质的东西,接下来,我就本次培训感触最深的若干个方面进行传达。
第一节 掌握教育对象要做好幼儿园教育,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幼儿的身理、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也许,对与我们来讲,最不容易把握和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孩子们的心理了,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常常教育目的没有很好的达到,甚至出现一些与我们原先的教育意图截然相反的现象,希望孩子往,而他偏偏往西,这究竟是怎么回是呢?听听这个故事,大家也许会有启发。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一位作家,这位作家可是个夜猫子型的,通常是白天睡觉,晚上写作,在这个院子里挂着一口大钟,这天,当院子里的人们都去上班了,作家正打算美滋滋地睡上一觉,谁想,这时候,来了一个小孩儿,拿起棍子就敲起大钟来,这个孩子陶醉地欣赏着这“美妙的乐声”,可是,这对作家来说,无疑是场恶梦,于是,他马上出去制止,可是,没过一会儿,那孩子又敲起钟来了,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于是,作家采取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这天,小孩儿又来敲钟,于是,作家过来,对这个孩子大加赞许,说“你敲的钟声真好听啊!!!”然后,还给了他一些吃的,小孩开心啊,于是,第二天,小孩又来了,可是没有见到作家,也没有得到赞许和吃的,第三天,还是没有,结果,从此以后,小孩再也不来了~~~从这个故事里,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分析出小孩心理的变化吗? 以上事件反应了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当一个人从事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因为被事情的本身所吸引,换句话说,就是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那么,他将乐此不疲、鞠躬尽瘁;当这件事有一定的外在物质支持,转移了他的注意重心,此时,原先的那件事,便成了一种有偿劳动,此时,他去完成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回馈,然而,当这种回馈得不到满足时,他将终止该活动。
那么,由这个心理现象,就告诉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孩子、处理事件应遵守的法则,老师贵在一个“度”的把握,如何把握这个“度”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观察孩子到底在从事什么活动,是正常的游戏活动,还是有破坏性的活动,对于正常的孩子间的或是天性的游戏活动,孩子充满着兴趣玩的,老师便没有过多的必要去干涉他,也许他正在想一个伟大的发明呢;如果是破坏性的活动,老师还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因为,当孩子进行破坏性的活动时,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活动有什么不好;第二种是:也许他的确意识到这种行为的破坏性,但只是自己不能很好得控制自己;还有第三种可能是:这个孩子心理有些障碍,或来自家庭,或来自学校,或来自社会。对于它们的辨别,就需要我们老师耐心、仔细地观察了。然后,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人而易得进行适当地引导,在这里,我们声明的,只是,我们的方法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真正让每个孩子健康发展!
第二节 明确教育目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这次培训,我们参观了几所省示范性的幼儿园,其中,有着浓烈特色的就是安吉的幼儿园,他们将本土的资源开发利用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活动区角。我首先考虑的是幼儿园为什么这么重视区角活动。看着孩子们在建构区里用竹筒、竹片、废旧竹席片等专心致志地搭建各种希奇古怪的大厦,为解决一个如何架空的难题,三两个孩子一起边想边做各种尝试,我突然想到,安吉一路上有这么多竹制品厂,和安吉人热爱竹,并有着对竹的探索是分不开的,你能说幼儿园这样的区角活动没有意义吗,能对孩子说“玩物丧志”吗?!也许他现在那些希奇古怪想法还不成熟,暂时也没有完成它的能力,但是,潜藏在孩子心里的这些美好的愿望,会在多少年后被重新挖掘而得以实现的,也许他将是下一个爱迪生。这也体现了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同时,挖掘、发展其特长的原则。走过建筑区,看见两个幼儿坐在小船式的聊天区攀谈,原来是两个夕日好友刚闹了不愉快,现在大家静下心来,坐到一起攀谈,宣泄情感,我真是感叹幼儿园的人性设计,为幼儿创设了这么一个好的环境,既让孩子们自己处理问题,学会控制自己于同伴交往,又让孩子不至于无处宣泄,造成心理压抑。当然,这也有赖于老师平常科学地指导。幼儿园还创设了很多区角,如娃娃家、表演区、阅读区、绘画区、数学区、生物角等等,这些活动角创设的好处,想必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我们的教育,是人性关怀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我们要给孩子的是终身收益的东西,我们要给他们快乐、成功、温暖的体验!
第三节 优化教育方法 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呢?秦元东教授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一次城市幼儿园调查中,问“水是从哪来的?”一些孩子不假思索地说“从水管里来的”,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起来,怎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后来想想,这能怪幼儿吗,当他们需要水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只要一拧水龙头,水就来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水究竟是从哪来的。在这里,解决它并不是重点问题,而是,由这个现象辐射出的一个教育问题,试想想,当我们的孩子,一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办法是什么?是问老师,而一次,不管孩子能不能自己解决,老师都给予了解决,那么,孩子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慢慢丧失掉,因为,只要有老师这个救世主,还要担心什么。那么,接下来再看看另一个现象:一些学生大学毕业了,在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他们把书高高地抛弃,长叹一声:“终于不用读书了!!!!!”可见,他们对读书的厌倦。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对学习如此厌倦呢?归根揭底,又要追溯到我们的教育,大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没有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没有激起探索的欲望。说起兴趣,我们幼儿园教育是最有条件或最有利于开发学生兴趣的阶段了,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光,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积极情绪,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节 教育实例前面几节都是针对一些教育缺陷进行的一些反思,接下来,我将阐述几个教育案例,也许,从中,我们的老师能把握到一些教育原则、教育理念: 事例一:当几个孩子同时争抢一个玩具时怎么办?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先认同“你们想和玩具玩,玩具也想和你们玩,但是,他不喜欢你们把他争来争去,那我们先让他去休息一下,等你们商量好了再玩。”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一个孩子说:“我们猜拳,谁嬴了,谁先玩。”“那我不玩了。”一个孩子不大自信得走了,剩了两个幼儿,一个说“我们比高矮,谁矮就是小弟弟,就先玩”,另一个说“一看就知道你比我矮,要不,你说三声谢谢,我就让给你玩”于是,在三声道谢后,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例二:一个孩子又抢玩具又打人怎么办?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让孩子讨论“某某小朋友又抢玩具又打人怎么办啊?”一个幼儿说:“把他打人的那只手切掉。”另一个幼儿说“那会流很多血的,太可怕了!”“谁让他又抢玩具又打人的啊!”老师说:“如果切掉了,以后他想用那只手做好事怎么办呢?”“那不能切,可是要他记住不能打人、抢玩具。”“这样把吧,让他把打人的那只手藏口袋里,就表示切了手,让他记得不打人。”小朋友的办法真好。在这次讨论中,老师把问题投给幼儿,适度引导,暗示,小朋友犯了错,我们应该给他改过的机会,同时,大家制定规则,帮助他控制自己。
第五节 教师的专业修养 在我们做幼儿园教育时,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如何上好集体活动课是个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做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还需要很多专业素质的学习,需要对各学科做深入的研究,比如,美术学科,要有好的作品,就要有高的眼界,需要欣赏大家名作,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首先要大大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呢;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或是儿歌,你是只是教会他念,还是让他体会到了其中的内涵呢,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要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东西呢;还有一些内容相联系的科学知识和儿童文学,又要如何区分开,如何去教学,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呢~~~~这些,都急迫地告诉我们的幼儿园老师,需要恶补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为我们的教育努力吧,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