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红班主任工作室:排座位的那些事
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师生安全、舒适、有效的教与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尤其是教室座位的安排,因为学生座位的安排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5月18日,浙江班主任大课堂开展了第三十三次以《排座位的那些事》为主题的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杭州的沈旭珍老师主持研讨,会议就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讨
1. 排座位,你有哪些烦恼?根据老师们的表述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几点;
(1)调皮的不好排座位
(2)不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3)家庭负面因素
(4)早恋
2. 排座位,你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
绝大多数家长满足于小组捆绑式,旋转式的排位方式。最大好处地让学生的眼睛适应各个角落,组内位置权力下放组长,使组长权利“无限大”,把握住大方向。对于考试进步大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组长,这样可以激发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方便了一些任课教师利用小组开展竞赛,同时碰到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也能比较有序进行,效果比较明显!台州的罗峰老师说按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来抓阄也是很好的一种排位方式。还有的教师利用先进生与后进生合理搭配,组成一对一的有效帮扶方式。
3.排座位,你怎么看?要遵循什么原则?
松阳的兰青老师说她排座位有自己的一招,接班一个月内不排座位,因为对学生并不了解,还只是借助原班主任的经验。排座的基本原则是:首先按身高;其次按性格搭配;最后身体状况(近视)。
遵循的原则是要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的,每一次的编排,宣传与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其对“位置”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明确认识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座位没有必然关系。只要能看得清,坐哪里都是一样的,让每个孩子都意识到这样的编排都是最好的。
孩子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位置也是变化的,是动态的。作为班主任能明白每个孩子的需求,并不断满足他们进步的需求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但不管是以竞争为原则,还是以帮扶互助为原则,一切都要以学生快乐成长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