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自制玩具活动

作者:赖聪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06-13 字体:

[论文摘要]玩是幼儿的天性,玩具是幼儿的亲密伙伴。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幼儿玩具极少,制约了幼儿的活动与多元发展。由此,我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着手开展幼儿“自制玩具”活动。

[关键词]农村自然资源;自制玩具;多元发展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地处偏远的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稻草、野果、南瓜、沙泥、石头等等农村材料。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玩具品种单一,数量缺乏,极大阻碍了幼儿的活动与多元发展。但幼儿对做做玩玩却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针对现存的情况及领会新《纲要》与农村的高质量幼儿教育一文中指出:“开发和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为农村实施《纲要》的基本策略”;“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纲要》的基本的实践策略”。我就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来开展自制玩具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多元发展。

一、以大自然为活动天地,来开展自制玩具活动。

新《纲要》中指出要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幼儿的重要资源。而大自然则是幼儿向往的地方,它赋予了自制活动更多的生机。于是,我就组织幼儿进行踏青、远足到大自然,观赏各类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学习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比较、分析因果关系,同时和幼儿一起收集芦花、狗尾草、野果等东西。在收集的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自然物来制作玩具。如:摘棕叶编马;收集芦花扎刷子;采集野果穿起来制作“野果项链”等。在大自然中,幼儿会不断的发现自然材料,如泥巴、树根、石头等,这样不但调动了幼儿制作的主动性,更发展了幼儿观察、认识自然物的能力。

二、以集体活动为核心,开展自制玩具活动。

集体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利用自然材料来开展集体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发挥了农村幼儿园的特色。在集体开展自制玩具活动中,要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制作。因此,我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来开展自制玩具活动,材料都必须是自然材料,并由幼儿自己收集,制作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来定。例如:在一次“蛋壳娃娃”制作中,孩子们通过收集了不同的蛋壳,,使他们产生了制作的灵感,又增加了收集材料的经验,这样就更有利于他们潜心地投入创作。在自制玩具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兼顾每一位幼儿。教师在活动中要发挥指导作用。制作前,教师要帮助幼儿选择材料,根据材料确定制作的玩具;制作中,教师要安排好操作的顺序;制作后,教师要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不要代劳,而应多加以方法的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对自己作品反复加工,最后加以装饰、点缀。幼儿在不断的动手动脑中完成了满意的作品,能赋予他们无限的美感、自豪感和成功感,幼儿对自制玩具的热情也会更高了。

三、以区角活动为裁体,进行自制玩具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式,他们体验成功和快乐,自信心不断增加。幼儿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利用在区角中,投放一些麦杆、石头、树叶、丝瓜筋、山芋等自然材料,引导幼儿选择制作材料,尝试制作玩具。幼儿时期有很强的动手操作的心理需要,幼儿的好奇性特强,见到材料都想动一动它。比如幼儿见了山芋,就想画画、刻刻:拿着丝瓜筋就琢磨着该做成什么等等。在开放的区角活动中,他们会积极地按个人兴趣自由、愉快地进行意愿制作。孩子们的想象永远是最丰富的:南瓜灯、蔬菜印章、水果串、麦杆迷宫、蛋壳脸谱等作品充满了童趣。因而玩具的制作活动能极大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幼儿创造力,增强了动手能力。

四、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开展自制玩具的活动。

利用农村自然材料进行制作一定主题的玩具。这种玩具造型相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分工合作完成。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弱势领域也得到了相应的帮助。例如:在“动物世界”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选择容易制作的材料,共同商量讨论制作的内容。如利用棕叶编羊、马、牛,利用山芋制作狮子、老虎等等。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共同与同伴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和矛盾,使幼儿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他们一起体验了成功的滋味,增强了自信心,从而良性循环也更乐意与他人合作了。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自己辛辛苦苦的制作,变废为宝,他们会百倍的珍惜。从这个角度来说,让他们明白了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懂得要珍惜身边的一切东西, 从而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

五、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开展自制玩具的活动。

《新纲要》指出:“应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 家长的参与在自制活动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甚至可以弥补幼儿园力量的不足。这说明自制玩具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及时纳入家长资源的必要性。于是我注重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在孩子们与自然材料的互动中,我引导幼儿与家长商量,一起搜集相关材料,一起制作玩具。比如: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稻草扎稻草人;一起用竹筒做椅子等等,并举行“亲子制作玩具”的比赛,来提高幼儿与家长制作的积极性。家长通过参与制作活动,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对孩子的支持,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让家长转变了教育观念。许多家长原以为,孩子上幼儿园应多写字、做算术,玩是浪费时间,如今也认识到了孩子的游戏活动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总之,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深入开展自制玩具活动,不仅能为农村幼儿园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而且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将自然和自制玩具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竟迸发出绚丽的火花,使幼儿时刻刻感受到轻松、愉悦和新奇。通过这样一系列亲近自然的制作活动还能使幼儿产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资源的情感,真是一种“美”的教育活动。幼儿园也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