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信息>详细内容

教研信息

学习着、摸索着、困惑着……

作者:吴彩虹 文章来源:王村口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03-22 字体:

两年前,走近了新课程的课堂,与新课程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一拿到新教材,立即被它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容、趣味横生的儿歌深深地吸引了。细细翻阅,发现新教材的改变是那么的大:拼音教学的次序改变了,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阅读文章的篇幅扩大了……新的教材,新的理念,使人如沐春风。但站在起点上,只能是学习着、摸索着,更是在困惑中前进的。

3月20日,省教研室的专家来我校调研。能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可谓是有幸。在座谈会上,就两年来新课程教学的困惑,与专家进行了交流:作为一名实践者,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农村。首先,新课程的大识字量,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城里的孩子有家长的辅导、有较好的学前教育的基础,而这些方面,乡下的孩子相对欠缺。就表现出,能干的孩子,识字量越来越大,能独立阅读好多书籍了。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马上向老师或字典求助,马上就解决问题了。还有一部分孩子,接受不了每天10——14个生字教学的量,造成了昨天的还没有消化,今天的又来了,如此恶性循环,学困生越来越多;新课程的大识字量,每堂课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在生字教学上,导致了阅读时间和学习课文的时间相对少了,所以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新课程识字采用认写分开的原则。要求写的字,都是些笔画简单,而且都是认识过的字。可是这些要写的字与课文的联系不大,甚至根本没有在课文中出现过。认写分开,与课文分开,字离了词,词离了句,这对有些需在语境中理解的词,就带来的难度。在教学中,只能是直接出示,只能让孩子读读、写写,无法作过多的说明。此外,新课程,倡导小班化,但作为像我们学校一样的农村小学,多的班级人数达60人,少的也有40余人。这就使教师很难在课上走近每一位学生,聆听每个孩子的回答……

省教研室柯孔标副主任对我们的困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说,语文教学,千万别让孩子厌恶学习,无论是朗读还是写字,老师都要注重多示范,多练习。从零起点教学,关注孩子日常中的合作。针对识字量等问题,他说可以评选班级中的“识字大王”,让一个识字大王,带一个识字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平均认识的字,是他们识字的成绩。以类似的小窍门激励孩子识字,解决识字量大的困惑。

一次调研,对于刚走进新课程的我们,受益是匪浅的。站在新课程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学习、摸索,和孩子们、和新课程共同成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