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警[2009]9号
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 确保师生的健康安全
近期,我市中小学连续发生多起甲型H1N1流感或季节性流感疫情。多个县区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防控的形势十分严峻。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连续下发了多个文件全面布置防控工作。为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文件精神,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保障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发布遂昌县学校安全9号预警,希各校(幼儿园)认真落实。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各校要将当前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首要化,进一步明确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防控职责分工,确定一名防控联络员具体落实联系各项防控工作,各校要将学校防控职责分工和防控联络员于9月22日前发至scxf1993@163.com。对因分工不明、防控措施落实不力,造成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各校要形式多样地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增强师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帮助师生克服麻痹思想。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主动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做到“少外出、少聚会、多喝水、强健体”。对已确诊的学生,要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其消除恐慌心理。各校(园)要以“致家长一封信” 的形式,将甲型H1N1防控知识、学校的相关要求及时告知家长。
三、强化校园管理,做好校内防范。
各校(园)都要强化门卫制度,严禁非本校工作人员进入校园,如果外来人员确因有事需进入校园的,必须先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健康登记,方可放行。切实加强学校饮食卫生工作,对学校食堂及校内其它餐饮、副食品店,学校的自备水和饮用水设施及学校的环境卫生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加强校园环境整治,重点做好学生宿舍、公共厕所、垃圾桶、教学楼等区域的消毒、保洁工作。
四、建立防控预案,细化应急措施。
各校(园)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预案,明确检查、隔离、治疗、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责任、程序、办法,要细化三类人员的隔离措施,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有序处理。预案必须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落实各项制度,强化防控责任。
各校(园)要落实晨检制度。晨检工作必须按照《浙江省学校和托儿机构晨检指南》,建好晨检台帐。各校必须配备好体温测量设备,晨检工作要由一名中层以上领导亲自主持,参加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自身保护工作,严防交叉感染。晨检工作分三步进行:1、由师生自报身体状况;2、对每个师生进行体温测量;3、要求身体状况有异常的师生去医院检查诊治,并做好记录。晨检过程中要做到四个不准:不准凭家长自报体温替代晨检,不准未检测的人员进入校园,不准让晨检出问题的人员未按程序处理就进入校园,不准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到校门口与家长学生接触。要特别重视国庆假期返校学生的检测工作和周一(有寄宿制学校为周日下午)师生进校时的检测工作,校长室要严密布署,教育局将组织人员进行督查。
各校(园)要建立、落实身体健康状况自查报告制度、因病缺课报告和缺课原因追访制度。要在第一目击者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身体健康状况自查报告制度、因病缺课报告和缺课原因追访制度,明确各个时间段、各个场所相关人员报告的职责,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各校要主动做好两个“联系”,形成合力。一是积极与当地防疫部门联系,共同做好宣传、检测工作;二是主动与公安部门联系,维持好检测时的校园周边秩序。
各校(园)要落实信息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晨检、因病缺勤等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对于缺课的学生要及时追查缺课的原因,一旦发现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防疫部门和教育局(先口头报告,再书面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医疗和隔离措施;实施零报告制度,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信息和防控动态信息,在每天下午5:00前,向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报告,没有发生疫情的也要零报告,报告发至jjk.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