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知识竞答参考题目
防灾减灾知识竞答参考题目(判断题)
前言:为进一步巩固遂昌县中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检验遂昌县中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培训成果,县教育局联合团县委、县民政局、县科技局、县红十字会、县慈善总会、县科协、县工商联等单位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于5月12日在金岸小学举办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竞赛。
一、火灾
1.香烟引起棉絮燃烧的时间最短(√)
2.未熄灭的烟头最高温度可达850度 (×)
3.可燃固体火灾,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4.重点消防单位至少每半年年进行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5.全国消防宣传日的日期是11月9号(√)
6.根据刑法规定,对失火罪处以3-5年有期徒刑(×)
7.遇到火灾,你应该迅速向着火相反方向逃生(×)
8.消火栓周围25米以内严禁停车(×)
9.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于1998年9月1日实施(√)
10.在我们国家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
二、地震
1.地震是地球的内部运动的结果 (√)
2.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破坏性地震,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
3.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火灾(√)
4.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核、地幔三层。(×)
5.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塌陷地震(×)
6.地震三要素为地点、震级、深度(×)
7.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的震波是纵波(√)
8.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
9.震级大于4级造成不同程度地地震灾害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10.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是欧亚地震带(×)
三、雷电
1.地闪是指不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
2.雷雨云向大地或雷雨云之间剧烈放电的现象称为闪击,雷雨云对大地放电多为正闪击(√)
3.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一般气象学上讲的雷雨云是指雨层云(√)
4.通常情况下,晴天自由大气电场随高度迅速增长(×)
5.雷电流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各地区有很大差别,一般山地比平原地区雷电流小(√)
6.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湿度(√)
7.强雷暴定位时,阴极射线定向仪方法是由相交直线定位的(√)
8.雷电通常发生在对流层(√)
9.雷暴天气时,家中微波炉最可能易遭受雷击损害(×)
10.雷声作为一种声波,它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与风速和湿度有关(√)
四、食物中毒
1.红薯与猪肉在短时间内可以同食(√)
2.霉变甘蔗中毒是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霉变甘蔗中的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主要损害人体的消化系统 (√)
3.化学氮肥可导致硝酸盐在蔬菜体内大量富集,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道内还原为亚硝酸,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对硝酸盐富集能力最小的是食用菌类。(√)
4.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最佳食用期。(√)
5.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 (×)
6.对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可以使用淘米水浸泡方法去除农药残留。(×)
7.长期食用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8.目前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最常见原因是吃腐烂变质的咸菜。(×)
9.当虾肉与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共同食用时会产生有剧毒的三价砷,三价砷即为砒霜(×)
10.茄子与蟹肉同属寒凉之物,若二者同食,易伤肠胃,导致腹泻等症,对身体健康不利。(√)
五、急救常识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瞳孔散大不是心肺复苏的指标(√)
3.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为30:2 (√)
4.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瞳孔散大(×)
5.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胸骨上段(×)
6.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侧卧式(√)
7.成人总血量大约占自身体重的8% (√)
8.成人气道梗塞采取腹部冲击法急救时,其冲击部位应在剑突下(×)
9.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
10.电击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舒。(×)
六、交通事故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道路”是指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2.非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应当拐弯让直行(√)
3.遇有骑自行车人超越行驶或互相追赶时,精神过分集中,易失去身体平衡,以致横滑摔倒或与其它车辆想碰撞,须与其并排行驶,避免并行,以免发生事故(×)
4.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3周岁的未成年人(×)
5.除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外,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
6.黄色虚线划于路口时,用以分割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测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
7.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 (×)
8.驾驶车辆,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9.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情况下,如果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城市道路规定最高时60公里。(×)
10.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00米以外。(×)
七、 台风
1.2005年“珍珠”台风侵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产生的原因是北半球逆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漩涡。(√)
2.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或形成降水。(√)
3.热带气旋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缺水等(×)
4.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5.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
6.台风侵袭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主要分布于春季(×)
7.台风的生成需要有合适的地转参数值,即地转偏向力应达到一定数值,大多数台风发生在南北纬30度以上的洋面上。(×)
8.蒲福风力等级中8级风的平均风速是17.2-20.7 (√)
9.郑和下西洋是利用了台风(×)
10.预警信号级别中级别最高的是橙色预警(×)
八、传染性疾病
1.接触传播会造成鼠疫的扩散(√)
2.鼠疫是以淋巴结为主要病变所在,其好发部位是:颈部淋巴结(×)
3.肤炭疽的临床表现是病灶多发生于暴露的皮肤位置(√)
4.疽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大便为水样,甚至血性大便。(√)
5.疽的主要传染源是:家禽(×)
6.氏杆菌病为全球性疾病,我国高发区为:山区(×)
7.凝集试验检测特异性IgM是诊断布氏杆菌病的实验方法之一,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效价应高于:1:80 (×)
8.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杆菌(×)
9.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最重要的是: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