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行政>教育局文件>教育局文件>详细内容

教育局文件

遂昌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7-03-23 字体:

县属学校,各乡镇(街道)中小学,独立中心幼儿园:

校园拥挤踩踏事故一旦发生,易导致学生群死群伤,成为恶性事故。请各校结合《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预防与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排查整改隐患,完善设施,加强教育演练,防范踩踏事故的发生。

附件: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遂昌县教育局        

   2017323日       

 

 

 

 

附件:

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一、拥挤踩踏事故的特征

1.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就寝起床、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2.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和寝室一、二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3.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4.易发生事故的设施设备因素:一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三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也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

5.易发生事故的管理因素:一是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梯时,没有老师组织和维持秩序;二是学生上晚自习时没有老师值班,下课时无人疏导;三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四是没有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事故防范教育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二、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

1.完善预案,落实责任

1)制定预案:学校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2.层层分解,落实措施

1)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2)强化晚自习和就寝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和住校生就寝起床,必须有教师值班、领导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3)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和寝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和寝室。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

1)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2)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

3)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4.教育在前,加强演练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师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让师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

3)应急能力的训练: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摔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三、拥挤踩踏事故的处置

学校一旦发生踩踏事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

2.快速疏导现场人员

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3.紧急救护伤者

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学校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