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大家访活动的实施意见
遂教发﹝2016﹞25号
县属学校、各乡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6〕3号)精神,根据《丽水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进家入户携手育人万师访万家大家访活动的指导意见(丽教基〔2016〕24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进村入户,千名教师访万家”大家访活动,现就大家访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群关系为基本要求,以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大家访活动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良好氛围,弘扬“教师服务学生、教育服务人民”的风尚,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进村入户,千名教师访万家。
三、参加对象
大家访活动参加对象是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要求实现“全员参与、全生覆盖、全程跟踪”,即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参与、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所有在校学生全面覆盖、大家访过程全面跟踪,逐步形成大家访长效机制。
四、活动内容
(一)被访对象。大家访活动被访对象是所有在校学生(幼儿)。其中,重点对象是新生和七类学生。七类学生是指:一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二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三是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四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五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学生;六是残疾学生;七是突发重大变故家庭的学生。
(二)主要任务。大家访活动的主要任务,一是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等;二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等;三是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及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四是宣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向家长宣传解读《遂昌县中小学生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五是以七类学生为重点,确定德育导师,开展帮扶、辅导及其他助学活动;六是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我反思与评价,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三)活动形式。各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进村入户式大家访活动,确保每学年每位学生至少有教师登门家访1次以上,在这普访的基础上,强化对重点对象的家访,适当增加家访次数。各校要改革创新家访形式(如“走亲式”),不断提高家访活动的有效性。同时,要科学合理安排家访工作,正确处理好集中性和常规性、全面性和选择性家访的关系,合理运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家校联系。
四、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性
学校、家庭、社会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共同责任主体,教师、家长和社会携手育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桥梁纽带。开展家访工作是教师职责所系,有助于改善家校关系、密切师生联系。进村入户式家访通过面对面与家长交流,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个性特点以及在家表现情况,详细了解家长的希望、诉求以及建议等,增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具有其他联系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村入户式家访的回归与强化并注入时代精神,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好载体,是构建和谐关系的润滑剂,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助推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学组织实施,确保落实到位
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大家访活动,做到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实效。要结合本校“全员德育”和“德育导师制”开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一是要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带头参加大家访活动;二是要积极发挥学校中层领导和教师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大家访活动;三是要充分发挥本校班主任工作室、德育名师的作用,对教师进行家访前组织动员、学习培训,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家访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确保大家访活动取得实效。
(三)明确任务要求,力求取得实效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明确任务要求,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力求达到“四进家庭”,即教育关爱进家庭,进一步融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育政策进家庭,进一步促进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指导进家庭,进一步优化亲子关系;教育帮扶进家庭,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每位教师要认真填写《家访工作手册》,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好“生情日记”,建立学生家访档案。
(四)广泛宣传动员,形成良好氛围
各校要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动员,让全社会充分了解大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提高广大群众和家长的知晓率,扩大影响力,寻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良好的氛围。
(五)遵守规章制度,弘扬师德师风
教师家访时要遵守有关规定,严格做到“六个不得”,即不得接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得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得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得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得参与家长组织的任何娱乐消费活动,不得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同时,教师要注重家访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隐私,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确定家访时间,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可利用春节、农忙等父母返乡机会进行家访。
(六)确保出行安全,注重人文关怀
学校组织大家访活动要把确保教师安全放在首位。各校要认真组织大家访活动,要实行大家访活动安全零报告制度,教师家访前要向学校报告家访对象、地点及所需时间,家访期间要确保通讯畅通,严禁搭乘“三无车辆”,家访结束后要及时告知学校。在推进家访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支持每一位教师的家访工作,对教师在家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对待,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
五、保障机制
(一)建立领导机制。各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家访活动领导小组,真正落实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大家访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学校实际每学期都要作出专题安排,制定个性化的家访工作的具体方案,对大家访活动适时进行总结,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二)建立督查机制。各校要建立大家访活动的督查机制,定期对教师的家访工作进行检查,并列入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及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定期对学校的大家访活动进行专项督查,并将大家访活动情况纳入学校发展性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反馈机制。各校要建立大家访活动反馈机制,针对家访中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要及时研究分析,进行整改提高。实行大家访活动月报告制度,各校于每月30日前向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上报当月大家访活动开展情况。
(四)建立交流机制。各校要建立大家访活动交流机制,开展“我的家访故事”征文、演讲、摄影等主题活动,及时总结优秀经验,定期交流,以制度化、常态化构建大家访工作的长效机制。
点击下载附件:遂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大家访活动月报表
遂昌县教育局
2016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