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行政>教育局文件>教育局文件>详细内容

教育局文件

遂昌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作者:基教科 文章来源:遂昌教育局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01-06 字体:

遂教发〔2015146

县属学校、各乡镇(街道)中小学: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强力推进小班化教育、分层走班教学、小组合作制、作业分层设计等课堂教学改革,全力落实“少讲多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各校要在学习借鉴外地外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校情教情学情,统筹考虑,选择切入点,以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力争有实质性的成效,凡不参与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或局限于应付对待的学校,在学校发展性评估考核及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考核中实行降级。

二、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常规环节

一是要优化备课环节。抓好“个人初备—集体商讨—个人再备”三级备课制度的落实,提倡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的备课方式,教案设计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积极探索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教学反思”等内容。二是要优化上课环节。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讨论、反馈落实等环节的研究指导。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讲多练,确保常态课优质高效。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把有效、高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三是要优化作业环节。完善作业布置调控机制,分层布置作业,做到提高教学效益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机统一。力求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作业;不布置简单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要分别建立师生错题档案。四是要优化辅导环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辅导形式、内容和方法,高度关注学生自主自习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个别辅导,建立学生跟踪培养档案,提高辅导针对性和高效性。五是要优化检测环节。对课堂跟踪、单元过关等检测,各学校要从试题质量上严格把关,把重点落在掌握学情、把握教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个环节上,要充分发挥检测的诊断反馈矫正作用,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行为。

三、实施学校课改“一把手”工程

各校校长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一是要出思路,拿规划,出台本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二是要认真种好“试验田”。校长及其班子成员应结合到一个学科,一个教研组,一个年级,教己所学,教己所长,蹲下身子,靠前指挥,率先在所教班级实施教学改革,带着课题研究的意识,走进课堂,努力摸索出切实可行、特色新颖的课改路子,教出风格来,教出成果来。三是要加强对教师实践的行动指导。学校领导要主持或参与能够体现本校课堂教学改革主题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应积极参与课改实践,并坚持开设讲座、示范观摩课,带头研究课堂教学规律,科学谋划课堂教学改革,积极进行实践探索,适时进行理论提炼推广,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四是要加强物质保障。各校应根据实际,及时配备、更新教学设施,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教师业务学习和专业成长。制订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奖惩措施,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全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

一是要抓实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合理设定活动的系列主题,通过课堂观摩、教材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学科沙龙等形式,深化“同课异构”、“一课多评”等课堂教学研讨,达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二是要抓实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依托校本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基本能力的专门训练,建立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高、专业发展潜力大的教师队伍,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人才支撑。三是要引导、促进教师实施网络研修。进一步发挥“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网络平台的作用,引导教师开通教育博客、建立教育讨论群,加强学科教学与网络教研的整合,探讨网上备课、评课、研讨导学案等方式方法,建设区域性教育教学资源库,达到共学、共研、共享、共进的目的。四是要深化对“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成果”的理解,注重从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课题,开展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效益。要以教师承担的省、市、县课题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课改实践,积极撰写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多种形式的教研论文,深入探讨有效教学的规律,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不竭动力。

五、加强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指导

各中小学和广大教师要采取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别指导法、集中训练法、竞赛激励法等等,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学生宣传阐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营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舆论氛围。一是要建立健全学生学习常规,抓好学生预习、课堂学习、书面作业等学生学习常规的管理和指导。二是要建立学生学习管理档案,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落实错题深度研究、整理和消化、反思自己的学习失误并及时改进。三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寻求知识答案,切实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质疑解疑能力。四是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尊重后进生,了解后进生,通过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引导参加兴趣小组、密切和家长联系等方式,消除后进生畏学的心理障碍,矫正后进生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学习能力,努力促进后进生转化。

六、建立健全课堂教学改革监督评价机制

各中小学要根据实际,对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业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跟踪监测,监测手段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课后访谈、考试、作品或成果检查等方式。一是要建立质性与量性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课堂教学分析、评价制度,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教育测评网,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改进和补救。二是要制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评价考核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效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过程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三是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指导与检查。教育局将加大对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并对落实教学常规不力的学校和教师予以通报,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发展性考核。

遂昌县教育局

20151231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