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行政>教育局文件>教育局文件>详细内容

教育局文件

遂昌县教育局关于开展2015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作者:安全科 文章来源:遂昌教育局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5-04-28 字体:

遂教发[2015]32号

县属学校,各乡镇(街道)中小学,云峰街道、石练镇中心幼儿园:

    每年5月至10月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求,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以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活动主题

家校联动,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二、活动时间

2015年4月30日至10月10日。

三、活动对象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师生及家长。

四、活动内容

1.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师生动员大会。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参加,分析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并作强调讲话,要安排学生代表作表态发言。动员全体师生人人参与防溺水教育活动,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献计献策。

2.悬挂一条安全警示横幅。在专题教育活动期间,各校要在校园醒目处长期悬挂“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警示横幅,营造浓厚的校园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并开展师生在横幅上签名活动。

3.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学校、家庭周边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分析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出避免溺水事件发生的建议,以及当发现、发生溺水事件时应如何处置、如何自救互救等。以近年来县内外学生溺水死亡的典型事例进行教育,使学生情感上有触动,避免空洞说教,做到预防溺水常识生生尽知,确保人人受教育,确保入耳入脑入心。

4.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活动。在专题教育活动期间,利用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每周安排一位学生作1~2分钟简短演讲,可以采取班级轮流制,讲稿以班级为单位征集,提高学生参与率。

5.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手抄报、温馨提示卡制作、温馨提示语征集评比活动。活动尽可能提高学生参与面,将征集到的优秀作品通过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集中展示播放,并通过电子显示屏或者展板,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在校门口进行展示。

6.深入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活动。在学生放假前安排教师开展“防溺水家访”活动。通过上门访问、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家长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对法定监护人长期在外务工或法定监护人无法履行责任的学生,家访老师要协助当地村委会(居委会)指定新的监护人。尤其是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重点监控对象,要做到家访到位率100%。使预防溺水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7.签订家校及学生防溺水安全承诺书。安全承诺书(见附件1)一式两份,学生及家长留存一份,学校存档一份。承诺书的签订率要求达到100%。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后如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在上报情况时要同时提交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回执(教育部《致学生家长信》)。

8.进一步完善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联动工作机制。聘请学生安全协管员,加强劝导教育。各校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重点村庄、区域设立学生安全协管员,聘请热心公益的学生家长、村委(社区)干部、老年人协会成员、大学生自愿者等担任所在村或社区学生安全协管员,及时沟通学生安全信息,做好劝导教育工作。学校要摸清学生上下学途经路段的水情特点,有针对性地提请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在重点水域和危险路段采取措施,不放过任何一处溺水隐患。

9.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筑牢暑期安全的“防火墙”。继续开展防溺水平安暑假“六项活动”。注重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积极会同综治办、关工委、妇联、团委、老年协会、企业等,配合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组织开展“春泥计划”、“留守儿童之家”、“爱心学校”、“农家书屋”、“少儿之家”、“艺术之家”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开展有益的暑期活动,减少孩子因缺乏家长看护而到河边嬉水、游泳导致溺亡的情况发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泳技能训练、自救自护培训。

10.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预防学生溺水的氛围。学校要开设“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利用《游泳和防溺水》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宣传防溺知识;在《钱瓯遂昌》设立防溺宣传专栏,在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播放游走字幕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关心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突出二个重点,牢记“六不一会”要求

1.突出重点教育对象。从近几年溺水死亡的案例分析,小学生、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重点教育对象。

2.突出重点教育时段。要将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暑期来临前及结束前一周、7月上旬、开学后第一周的周末等时段作为重点防范教育时段。特别是在期末考试结束暑期即将来临的时段,各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明确“六不一会”要求

1.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私自外出游泳或戏水;

2.不擅自(未经家长许可)与同学结伴游泳或戏水;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戏水;

4.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或戏水;

5.不到无人监管和有禁止游泳告示的江河、溪流、山塘、水库、不明水坑边玩耍戏水;

6.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要惧怕逃离或者冒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

7.会在下水游泳时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自我防护措施,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监管网络

家长是学生安全的第一监护人,学校要告知家长切实承担起对孩子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要通过家访将监护人的责任告知到位,要求其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学校要加强与社区、村委会及相关部门的联系,让全社会共同监督和管理学生游泳、戏水行为,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要利用当地媒体加强防溺宣传教育;要利用网络、手机信息等媒介建立高温天气和预防溺水通报预警制度,及时通报警示;通过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在江河、溪流、山塘、水库等危险水域边树立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在溺水事故多发水域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等,全面加强对学生游泳安全的管理。

(四)及时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水域存在的溺水隐患

各校要在日常安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加大排查力度,扩大排查范围。校内水池、水坑、河流有危险的地方要加固安全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对学校周边的河流、水库、池塘以及学校附近工地上的水坑,要在校门口设置安全提示语,提示这些地方存在的危险。加强学校值班人员的巡逻力度,严防学生在校期间私自下水游泳、戏水,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五)为确保工作实效,在暑假前落实好“三个必须

必须在学生离校前进行一次再教育,必须对家长监护责任进行一次再告知,必须在暑假期间对学生进行一次再回访。同时建立“两员两报”的信息沟通机制:班级层面设置学生安全信息员,各村设立安全协管员;班级学生信息员每周一次学生戏水情况汇报,村安全协管员定期向学校反馈学生居家表现。

六、加强督查,严肃责任追究制度

县教育局将会同县防范溺水事故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对各校、有关部门开展学生防溺工作进行督查。对教育责任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重点水域漏管失控等导致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或事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要根据人事管理权限严肃追究或建议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责任。

各校接此通知后要结合往年的防溺水工作经验,迅速研究、立即部署相关工作,并于10月10日前将活动总结报县教育局安全科,邮箱:sc8132577@163.com

附件:遂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家校防溺水安全承诺书

                                                            遂昌县教育局

                                                            2015年4月20日

 

遂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家校防溺水安全承诺书

各位同学及家长:

溺水事故是造成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每年因溺水死亡的学生占非正常死亡学生总数的60%左右。暑期即将来临,而暑期又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由于我县地处钱塘江和瓯江源头,境内水域面积大,水系复杂,山塘水库及建筑挖沙形成的水坑较多,且水情险恶,曾有学生因下水游泳、戏水而溺水死亡的事故发生,为使学生能安全度夏,学校正在开展防溺水专项教育。为使该项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我们殷切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关注和配合。

预防溺水家长承诺书

我向孩子及学校郑重承诺:

1.我已知晓学校正在开展防溺水专项教育,且已清楚孩子私自下水游泳、戏水的危险性;

2.平时一定注意教育自己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戏水;

3.我会尽到监护责任:已知晓学生放学回家后、双休日、节假日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我和家人会在这些时段做好自己孩子的教育、监护工作,尽到监护责任。

家长签名:

 2015年   月    日 

 

预防溺水学生承诺书

我向父母亲及学校郑重承诺:

1.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私自外出游泳或戏水;

2.不擅自(未经家长许可)与同学结伴游泳或戏水;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戏水;

4.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或戏水;

5.不到无人监管和有禁止游泳告示的江河、溪流、山塘、水库、不明水坑边玩耍戏水;

6.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要惧怕逃离或者冒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

7.会在下水游泳时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自我防护措施,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学生签名:

 

 2015年   月   日

 

注:本承诺书一式两份,签订后学生(家长)保留一份,学校保留一份存档。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