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局《遂昌县城区小学学区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公示
2014年秋,设计规模为36个班级的遂昌县梅溪小学将正式招生。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城区小学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相关规定,结合《遂昌县学校布局规划优化方案》,我局在广泛征求街道、社区、相关村、学校、部分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遂昌县城区小学学区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再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请在2014年6月17日前将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到遂昌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联系电话:8122574。
附件:遂昌县城区小学学区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
遂昌县教育局
2014年6月10日
附件:
遂昌县城区小学学区调整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 城区小学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2014年上半年,妙高街道共有小学6所,教学班级131个,在校学生5804人。2014年秋,城区6周岁适龄儿童共有1017人(截止4月),其中户籍儿童602人,有房产的务工人员子女约150人,其他务工人员子女约265人。城区6所小学2014年秋计划招生24个班1005人;其中,实验小学4个班180人,妙高小学4个班180人,育才小学5个班150人,梅溪小学6个班270人,金岸小学4个班180人,后江小学1个班45人。
二、 学区调整依据
1.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的需要。学区调整是为了更好的实施义务教育,实现《条例》中“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需要。《条例》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划分学区,确定和调整公办学校就近招生的范围和人数,并向社会公布。”
2.与全省基本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操作标准》要求义务教育抓均衡,班额控制合理,小学班额控制在35人以下;公办中小学择校率不超过5%,择校热得到遏制。要实现这些标准要求,需要对城区小学学区进行调整。
3.实施《 遂昌县学校布局规划优化方案 》的需要。根据《 遂昌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县政府于2013年下发了《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昌县学校布局规划优化方案的通知 》(遂政办发〔2013〕32号),明确了城区小学的布局框架。2014学年,设计规模36个班级的梅溪小学将投入使用,目前该校还没有所辖学区,不能有效分流老城区学校就学压力,更不能实现完善城北区域教育服务功能的目标要求,需要对原有学区进行适度的调整。
三、 学区调整办法
(一)将梅溪区域内的生源调整到新梅溪小学就读
1.原属妙高小学的北门村、井东村、东红村生源调整到新梅溪小学。
2.原属实验小学学区的北街村梅溪区域生源调整到新梅溪小学。
3.原属实验小学学区的前山社区梅溪区域生源调整到新梅溪小学。
(注:第2、3条中的梅溪区域指以北门桥为起点,北门垃圾处理站以西、北溪以北的城区区域。)
(二)城区各公办小学严格按类别实施阳光招生
1.适龄儿童分为四类:户籍和房产双证类、户籍单证类、房产单证类、其他务工人员子女类(按在城区务工情况再分若干层次录取)。
2.实验小学、妙高小学学区内双证、单证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梅溪小学招生。
3.每一批次招生时,如果报名人数超过剩余招生名额时,将采用摇号方式确定招生对象。
4. 城区各公办小学分类分批阳光招生。
第一批次:实验小学、妙高小学、金岸小学、后江小学招收学区内双证类对象;梅溪小学招收本学区内双证类、户籍和房产单证类对象,以及有意愿到该校就读的实验小学、妙高小学双证类、单户籍和房产单证类学生。
第二批次:实验小学、妙高小学如果尚有剩余学额,按先后类别招收学区内户籍单证类和房产单证类学生。
第三批次梅溪小学招收有意愿到该校就读的实验小学、妙高小学城区户籍单证类和房产单证类学生。
第四批次:梅溪小学如有剩余学额,分层招收老城区内其他务工人员子女。金岸小学、后江小学招收学区内务工人员子女和其他有意愿到该校就读的老城区生源。
5.第四批次招生结束后,仍未被学校录取的单证对象,可由教育局安排到相对就近且有剩余招生名额的公办学校就读。
6.户口和房产登记时间要求:2014年6月30日前。
四、 未尽事宜,以遂昌县教育局解释说明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