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努力创建学校品牌
如何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创建学校品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富有人文气息的优美校园
良好的育人环境已经被无数的成功学校和教育专家所肯定,其教育价值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优美的校园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层次的直观体现,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如何创建一所优美的校园?
1、抓实,抓细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严格落实执行学校安全制度,实施了24小时监控制和放学后一分钟教育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在教师中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中杜绝打架、偷摸、不请假擅自离校等不良行为。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环境的安全保障和卫生管理。
2、开展 “快乐校园、书香校园、美丽校园”的创建工作,落实了校容校貌“六化”要求,全面提高学校的文化品味;突出书香校园建设,带动四园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以 “百万阅读大行动”的深入开展为抓手,丰富书香校园的内涵,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构建提升课程文化、教研文化(互动、合作、对话)、班级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寝室文化,培育优秀的学校文化,以文化力激活学习力和教学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可以说师资建设是区域和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核心部分,也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摆在每所学校重中之重的任务。
1、拜名师,育骨干。名师是教师队伍的领头羊,是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根据我镇小学实际情况,依托县实验小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资源,我们制订《“拜名师育骨干 促发展”师徒结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六方面:1、认真学习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虚心接受名师指导;2、听名师示范课2节次以上,常规课8节以上,听后有记录,有反思;3、在名师行为跟踪式指导下,上好两堂优质课;4、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1篇以上;5、每位结对教师安排一次跟班学习;6、结束时撰写一份工作、学习的汇报总结或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经过一段时间(至少一年以上)的努力,使我校青年教师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逐步走上名师的发展轨道。
2、探索新载体,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素质提升。我们围绕“实效”、“发展”四个字,不断实践、反思和创新,力求寻找一条有效性的教师培训之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教研组进行了合作备课、上课,交互式评课的校本教研;同堂异构式校本教研;“行为跟进式”校本教研。力图寻找一条有效性的教师培训之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1、要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根据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由外而内、活动育人的品行教育规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努力做到载塑造这一代,影响上一代,惠及下一代。希望若干年后,当这些农村的孩子成人了,走向社会时,他们能够说现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得益于小学生活。从这个层面去理解,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就增强了。
(2)爱国主义教育。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对其民族文化精神教育都高度重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自己的根。学校应该成为民族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2、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内涵建设的中心工作。一个学校如果看起来热热闹闹,外在的文化显现也很漂亮,但课堂教学却很糟糕,这是不行的。要紧绷教学质量这根弦。同时,抓教学质量不能够一抓就死,一抓就搞机械重复训练。我们要实行一种高效的教学。
(1)校长们要对自己学校教学质量状况与学科质量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要理直气壮抓质量。树立“人人心中要有质量,人人要讲求质量”的意识。
(2)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死”和“活”的关系。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是我们抓质量的关键。目前新课程中已经突显出课堂教学“死”与“活”的问题,有的老师课上得很活,但是学生基础知识却没落实。大家在搞“活”课堂教学的现状下,一定要关注基础的东西。要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有效练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练习不订了,教师就要主动研究学生的练习,关键是要“精”,走有效练习之路。
(4)加强辅导,对学困生要个别辅导,对学科尖子也要辅导,抓好两头。
(5)研究制定科学的学科质量评价体系。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四、注重人文和制度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我们要追求充满人性的制度管理文化,即“人文关怀” 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教师的目标管理体系及评价机制,以教师年度考核结果为主要内容,对教师工作评价、奖励,不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高低评价、奖惩教师,不以此排列班级和学生的名次。
1、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法规、有关政策,开齐开足课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学生人人有兴趣,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到发展。积极开展“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化,校长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经常深入课堂教学,率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各项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条理。
3、以“六化”的要求,建设好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用优美的、育人化的环境陶冶学生;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4、尊重学生,爱护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把微笑留给孩子,把微笑带进课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