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中华诗文 沐浴经典阳光
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学校特色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我校开始了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主要载体的学校特色文化的探索和构建。对于“经典诵读工程”,我们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些基本共识:首先,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中华文明的深邃思想和精致形式的完美体现。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其次,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最基础最重要的莫过于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千古美文,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打下鲜明的文化烙印。从某种意义上看,童年的精神底子将影响一个人终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再次,从培养健全人格的角度看,一个人的阅读素养和决定他的人文素养乃至精神结构。读什么?毫无疑问,中华经典诗文应该成为学生重要的阅读内容,诵读则自然是习染中华经典文化的基本手段。
在这一共识的指导和引领下,我们正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学校经典诵读工程。
一、夯实以“经典诵读”为基础的经典积淀
经典诵读是学校特色活动开发和实施的基础。包含三个重点:从教材方面说,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从教法方面说,就是“先求熟读,不急求懂”;从教学对象说,则以“儿童”为主。
第一,在经典诵读的内容上,做到“精选篇目、分类递进”。我们选编了中华经典诗文,如“《论语》50句”、“《老子》50句”等,汇编了校本教材《小学生古诗文选读》并逐步明确了各年级必背内容和推荐篇目。
第二,在经典诵读繁荣形式上,做到“以读为本、细水长流”。对于中华经典诗文的学习,重在诵读、重在积累、重在习惯,不强求字斟句酌、深入理解。我们逐步规定了每天诵读的时间,制定了早读十分钟、课前诵读累计十分钟、晚读十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表。早读十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晨间全校国旗下诵读两分钟;每餐前两分钟;每节课前一分钟的诵读,由班级小干部组织诵读;晚读十分钟由老师或家长共同参与诵读。使学生逐步养成诵读的习惯、摘抄的习惯、查阅注释的习惯、即时复习的习惯等。
第三、在经典诵读的方法上,做到“模仿迁移、自由发挥”。采用“个人品读、揣摩诗境”、“小组交流、诗词比较”、“师生共读,品读欣赏”、“自编自演,活用经典”等形式引导学生积累、体验、品味。在共赏经典的同时,让学生感知美,感悟美,逐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在经典诵读的策略上,做到“耳濡目染、学以致用”。首先是结合经典诗文的相关内容,与学校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相整合,对学生进行感恩、热爱母语、文明礼仪、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如我们要求学生必背的第一首诗是孟郊的《游子吟》,并以此开展母爱教育。其次,学校的环境布置和美化中,增加经典诗文的内容,以此熏陶学生。最后,有意识地指导和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日常谈吐中、作文日记中、广播板报中自然、妥帖地运用中华经典诗文,增强语文表达的文化性。
二、开展以“经典演艺”为主体的经典创造。
1、“我和经典手拉手”—— 经典诵读与各学科结合的活动。
由于本实践活动几乎涉及到了全校所有的学科,我们首先确立一个共同的认识,以经典文化为纽带,找寻学科内在的关联,突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和实践活动的大融合。例如:五年级要筹备进行《送别》组诗系列情景剧表演比赛。首先需要学生对诗熟记于心,每一个节目,它至少涉及到以下学:语文学科的语言能力、普通话水平等;美术学科的场景布置、配画、道具装置等;音乐学科的背景音乐选择、唱游等;信息技术学科的网上搜寻详细资料等。所以,基于经典诵读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发,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关涉到兴趣活动、专题活动、班队活动、社会考察实践及社区服务等。
以经典诵读为基础,设计出一系列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带领学生遨游古诗词乐园。高年级开展以诗人、题材为线索的专题性学习活动,每次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一位诗人的生平简历、写作背景及诗作展开。以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和汇报交流为主,诗作则以其入选作品为主,并适当延伸拓展到其它诗作;整个活动摒弃烦琐分析,突出学生的自主欣赏和吟诵的过程,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深刻的体验。中年级学生通过诗配画或画配诗的形式来学习古诗词,可以将许多有关的诗词背景及内容等方面的知识,融入丰富的画面中,使学生在作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诗词知识,背会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结合低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让低段学生围绕一些诗词名句开展唱游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群星灿烂”——校“经典文化”艺术节
校艺术节由童心演诗文,童心绘诗文,童心写诗文这三大块组成。以班级为单位,依托经典诵读,全方位展示学生才能。
童心演诗文:经典诗文吟诵表演比赛。有独诵,小组朗诵,群体朗诵;有学生与老师对吟,学生与家长对吟;有配乐,伴舞,表演,弹唱等。
童心绘诗文:以经典美文为题材,有国画配诗,水彩画、水粉画配诗。有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老师和学生合作,也可是学生和家长合作。与作品上墙活动结合。
童心写诗文:以经典诗文为题材,用硬笔、软笔书写经典诗文名篇、名句。组织手抄报比赛。有学生独立编排,也有互相合作编写。制作诗文名句书签等活动。
当经典文化烙印于胸,它便具有独立的内在知识体系。当全校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的体系构建一旦建立,它总是要寻求一种外在的途径予以释放。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经典诵读为载体的各项特色活动融合在自己的学习生活时,同时又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性地运用经典诵读时,一个“人文学校”、“诗意学校”正充满着朝气、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意韵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