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校长论坛>详细内容

校长论坛

静下心来管学校

作者:潘文华 文章来源:大柘中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9-12 字体:

1、司马迁在评价孔子时曾引用《诗经》里的话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意思是说孔子人格伟大像高山一样令人敬仰,品行高尚像大路一样供人遵循,给人指示通行的方向。我虽然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在向往。——这次校长会,局领导高瞻远瞩,聘请了三位知名校长所作的报告,真是给我们过了把瘾。刘室剑的报告潇洒浪漫,诗情画意;俞国娣的报告实在实用实效;郜晏中的报告左右逢源,通权达变。我们听了真如醍醐灌顶,感慨良多!

2、诸葛亮在他不足百字的名篇《诫子书》中反复多次的提到“静”字,认为“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校长“静”,不是不作为。校长“静”,就是静下心来读书,积储底气;静下心来思考,筹划愿景;静下心来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静下心来走进学校,走进教师,走进学生。不浮躁,不毛糙,不应付。如果不能静心,没有甘于宁静、锐意求索的心志,置身于物欲炽烈、思想浮躁的时代之中,实难坚守自己的阵地。

3、校长,首先应该是个教师,教师本来就是一个读书人。而真正的读书人,“抛书便觉心无着”,“此生原为读书来”,疗精神之饥渴,补心灵之贫寒,非书莫为属啊!

4、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理应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让你眼目清亮,神清气爽,让你充实,让你宁静,让你幸福;教师读书,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书香校园的“读书人口”。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吧:“要天天读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5、教育界有这样一些俗语:“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学校的校风如何,就看这个学校校长的作风如何。”“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显然,仔细深入全面地分析起来,这些话不全对,但也不全错,不无道理。说白了,所谓名校长,就是名在会学习,善管理。也就是说,学校不在于大小,条件不在于好差,学校间的差距实际上就是校长间的差距,而校长间的差距是什么呢?就是教育思想和管理能力。对于校长来说,工作的难点不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而在于对教师的管理。有人曾这样说过一句话:“当你被迫管理的时候,只能说明管理者的失败。”校长在对教师的管理上,首当其充的是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6、我们将怎样静心管理学校?

1)我们将构建我们的学校精神。我们应该拥有我们自己的学校发展志向和性格特点。我们不仅仅要追求“铜牌目标”和“分数目标”,我们还将最大化我们学校的公益特征、教师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

2)我们将从“心”倡导教师读书。我们要让教师明白,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要用书来滋养心灵,用书来弥补缺失。

3)我们将学校制度校本化。实践表明,把学校制度建立在自我觉悟基础上,那是软弱无力的;把学校制度寄托希望于“人治”上,则会充满随意与盲目。只有学校制度校本化,才能保证学校民主管理的实施,维护师生员工的民主权益,才能保证学校良好教育生态环境的生成。

4)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学校管理方针。一手抓教师专业成长,一手抓学生可持续发展,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培育校园文化,更新德育理念,确保师生安全。努力做到不为困难找理由,多为成功想办法。

5)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抓常规抓精致: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学生常规、值周(日)常规、班主任工作常规等等。

6)我们将试图转变职业观为事业观。为了教育事业,我们将豪情满怀,孜孜以求。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