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砺中崛起,在不放弃中提高
我暑期有幸参加了校长读书会,聆听了浙江省江省教研室刘宝剑主任、杭州崇文小学愈国娣校长、杭州育才中学郜晏中校长的精彩报告,深为他们的敬业精神而感动,更为他们取得的骄人成绩而叹服,在感动、叹服的同时也倍感鼓舞,收获甚丰。
首先,我认为条件差能磨砺人,照样能出成绩。育才中学在刚起步时,真可谓是“一无所有”:要校舍没校舍,是租借别人的地盘上课,室内设备就更不用说了,极其简陋;要教师没“教师”,聘的全是退休教师,其精力相对不足;学生,在杭州经济条件比较好,名校林立,家长们千方百计要把学生挤进名校,育才刚起步,无力与名校竞争。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育才中学在郜晏中校长的带领下,找准切入点,几经拼搏,一鸣惊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连续几年中考全市第一,名声鹊起,现已是杭城的热点学校。用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条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是要有思路,有去努力。这也使我倍受鼓舞,苏村小学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学校条件相对其它学校有些简陋,当我得知我要去苏村小学当校长,心里也曾有过犹豫、担心,甚至有一丝的失落。在听了他们的报告后,心中阴霾一扫而光,我将以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自勉,首先要以身作则,我相信“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们苏村小学人员编制相对较紧,于是我甘挑重担,任一个班的语文,三个班的思品及四个班的音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安排其他教师的课相对也重,但他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肯定能有所成就。
其次,提高质量要“一个都不能少”。在育才中学有这样两个学生:小钱,在上初中前数学成绩不太好,家长为孩子请了家教,但在育才中这入学摸底考试中仅考了40分,就连家长也失去了信心,认为孩子没有数学天赋,但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到育才中学三年后中考数学成绩考了115分,且在初中三年,家长没有为孩子请过一天家教。无独有偶,学生小施,在入学摸底考试中数学成绩仅为20分,经育才中学三年学习,中考时数学成绩为103分。是什么让小钱、小施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就是育才的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办法。这告诉我们,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关键是要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以往我也曾因学生素质差而抱怨过,也曾心灰意冷。在短暂的彷徨后,还是能正确的面对学生,几经努力也取得了成效,2006年,我在北界镇中心小学接班任教三年级2班的语文,当时我班的语文成绩和平行班相差20多分,通过两年的努力,下降到现在的9分,我并非是在此吹嘘我的教学水平有多高,我只是认为教师只要心中有不放弃的信念,就可以树立起学生的信心。现在到了苏村小学,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班级人数更少,更是一个不能放弃,放弃意味着班级整体成绩的下降,更是一个家庭希望的破灭。育才中学的事实更坚定了我的信念,面对学生一个也不能放弃。
最后,我想“样样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希望。“样样落实,天天坚持”是育才中学的校训,是育才中学取得骄人成绩的保证。我反思过去的工作,许多工作当初的创意、方法都是非常好的,但到最后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到底是为什么?听了郜校长的报告,使我茅塞顿开,以往的工作就输在没有落实到位,或者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坚持了一阵,到后来就松懈了,没有“天天坚持”。就如,要学生每天记几个成语,一开始每天去检查,学生也不敢马虎,效果良好,可一段时间后,我没有去检查,学生也就马虎了,到最后一检测,很不理想。这仅是一个例子,足以说明问题。在今后的工作,要理清思路,找正确切入点,思考成熟,做到“样样落实,天天坚持”,我想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