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校长论坛>详细内容

校长论坛

“弦外之音”随想

作者:方志平 文章来源:王村口镇中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9-09 字体:

将传统的学期初校长会议创新为校长读书会,我想这种做法至少在我市是个先例,首先为之拍手叫好。三天的培训、交流、学习,说实在的,坐的腰酸背疼,但就一个字“值”,三天下来,感受颇深。

先听听“弦外之音”——手机铃声。

科技成就梦想,现在的手机是越来越时尚,铃声越来越动听。正当听得津津有味之时,一阵铃声吸引了会场的听众。三天下来,时有发生,吸烟、谈话屡见不鲜。个人觉得这些“弦外之音”正是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学校是一座家园,那么校长就是一家之主,学生则是孩子,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校长素质的高度决定学生素质的高度。当然这些细节不足以评判一个人的素质,但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高度。

中国教育是个大问题,在我们不能改变大问题的前提下,唯有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润物细无声,用自身的高度去感染身边的教师、学生。

再说说自己三天读书会的感受——我要多读书

人读书是好事,只要选择得当,开卷就有益。但是,了解为什么读书,也一定影响读书的门类和读书的程度。我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这很值得思考。

人可以为丰富自己而读书,那么选择的书必然广泛而有个人的色彩,也许很多书表面上与工作并无关系,但是,书能使人视野开阔起来,能够从多层面看待教育上的问题。读书也成为快乐的事情,与人谈书成为幸福的事情。

人也为弥补自己知识缺陷而读书,此时的读书与自己的有意识发展联系紧密起来,但是这样的读书很辛苦,一般来不及反思和交流。

人有时候也为任务而读书,比如参加某种培训,应付考试,这样的读书主动性也不是很强,但是如果培训部门安排得当,自己理解深刻,也是可以反思的,收获也会很大。

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成为自然,让读书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我读什么书。

就读学校教育、管理、心理方面的是书肯定是不够的。我觉得我要读以下几类书:

一是美学类的,我要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对物质或物质化的美要了解一些,要有一定的色彩、造型、曲调、节奏等鉴赏的能力,还要了解环境和人心理的关系,为师生构建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这看起来是为老师和学生,实际上也为自己,因为师生快乐发展,我也幸福工作。

二是文学类的,尤其是优美短小的散文。这样的文章会使自己的语言更为人受用,使自己变得更有血有肉,增加人格的魅力。还有经常读一些感人的文章,也可以使情感得到合理的宣泄,心情充满阳光。

三是专业类的。校长其实也是一个专业,虽然在学校并没有这个专业,可是它的确与学科教学不同。这类完全是为我胜任工作考虑。要学会跳出教育看教育,所以读一些企业管理的书是必不可少的。还要读一些方法论方面的书,哲学方面的书。然后才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发展史、教育学、学校管理、教育心理、教育经济等一些书籍。

四是时尚类的。说这一类,可能有人要反对,可是我坚持认为,我要了解学生的时尚,了解教师的时尚。试想一下,当别人兴高采烈地谈自己的热门话题的时候,您竟然很木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所谓疏导,您还不知道方位、不知道流量,怎么进行呢?时尚的书如果您不喜欢,浏览就够了。

五是学科教学类的。您是教师的时候,学科类就意味着您教的那个学科,但是身为校长了,学科就意味着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自己要知道学科的特点,知识的体系,其实这一点都不难,看别人总结的基础上,略读教科书就可以了。

我如何读书。

关于读书,我不主张给自己定任务,诸如每天读多少页,读多少小时。最关键的是让读书成为习惯,习惯了不做都难受。

读书一定要反思。其实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全部了解书中的内容,更主要的目的还在于让书给自己以帮助。反思、质疑可以使你把书中的观点和自己联系起来,读书的时候,手里要有一支笔,如果那书是自己的,就把自己的疑问和看法随时写在书的相关位置;如果书是别人的,那就拿个本子,记下疑问和对应的页码。

读书一定要快乐。要学会体验读书的乐趣,让读书成为幸福的事情。如果不是临时的安排,不要把读书的本身作为任务,不要特别追求读书的结果,要体会了解一种学说、一种观点、一种心境的快乐,要能钻到书中,和作者一同经历。

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兴一方教育,为了强一所学校,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多读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