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会乡级组交流心得
校长会乡级组交流心得
本小组在教育局应书记的主持下,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汇报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各校的实际,就如何促进我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表达了各自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现将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校长队伍倡导学习风气,既能积极推动学习型校园的建设,也是能否推动各校工作创新发展的智力基础。校长是学校的带头人,校长是否爱学习,对带动广大教师热爱学习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像刘宝剑主任一样,校长只有勤学善思,学校工作才能不断的创新发展,否则,创新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工作将走入死胡同。同时积极的倡导勤学善思,对抵制过度的休闲娱乐风气也有一定的作用。大家认为局领导此次校长会的创举能起到“众目不整振其纲”的作用。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都对俞校长的学校管理方略印象深刻,能将纲性的规范的制度管理和柔性的人文关怀结合在一起,很值得我们思考。他们的制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且能积极推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实效,极具智慧。虽然他们是民营学校,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都有公办学校不能比拟的灵活性。但对于我们教育局和学校这两个层面都有可资借鉴之处,从教育局这个层面来说,就是要在政策方面如何为下面的学校创造更为灵活的办学机制,扩大校长在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自主权,同时全县教育一盘棋,为校长行驶权力提供足够的依据,进而规范权力的运行。从学校这个层面来说,要重新用他们学校的制度智慧反思学校的现有制度,让每一项制度都“活”起来,都“硬”起来,对已经“死”了的制度,和“残废”的制度进行清理,重新树立制度应有的威信。大家对他们巧妙的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崭新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其叹服。比如俞校长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校园志愿者”等做法,对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促进教师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具备外在条件的学校都可以大胆借鉴。
三、时代依然需要富有激情的校长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校长。二十世纪初,正当亡国的危急时刻,很多知识分子举起了教育救国的旗帜,纷纷回乡创办学校,近代教育才得以在中国确立,所以才诞生了陶行知等校长教育家。而当下,社会经济形势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商品经济时代,正当大家都已淡忘了创业的激情和投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的时候,郜校长的演说和他所做的一切,就像一声春雷,把大家从梦中惊醒。大家都认为,没有激情的校长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校长,没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校长成不了伟大的校长。二十一世纪的“陶行知”式的校长教育家将在这些人当中诞生。
四、“抓学习,抓三风,抓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出质量的重要前提是教师要不断学习成长,几所学校都有很好的让教师学习成长的机制,能让教师很好的适应发展着的教育教学工作。几所学校都通过抓教学常规,抓教师的服务意识等手段推进“三风”建设,良好的“三风”建设和传承是学校出质量的重要保障。小学阶段也要像他们一样大张旗鼓的抓质量,只要校长树立好了全面的质量观,抓质量和素质教育是根本不矛盾的。
五、破解难题,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大家都认为,这几年,在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之下,在教育局领导积极的运筹之下,教育创强,四项工程的落实,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等等,我县的教育发展处在史无前例的黄金期,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每位校长和广大教师理当抖擞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同时,大家也就各自学校办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领导予以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和建议:
1,进一步理顺原辅导小学的管理,建议教育局加强管理,防止原辅导小学滑向薄弱学校,影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战略。辅导小学校长普遍感到,学校遇到大的问题,镇中心学校往往也无能解决,直接到教育局要求,有越级之嫌,让校长很是为难。具体的大问题主要有,(1)人员编制太紧,一般六个教学班的,连校长也只有8个教师,几近包班教学,教学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教师整天埋头在班里教学,几乎连批改辅导的时间也没有,个个苦不堪言,校长到中心学校要人又得不到,只有无可奈何。大家认为,六个班的最少也要十个教师额,实在没有的,给几个代课编制也可将就。且教育局要直接将名额拨给学校,否则会被中心挪用。(2)教学条件已大大落后于中心学校,主要是创强时,电教设备,实验室仪器,图书设备等等都没有配发,大多依然只有靠一只粉笔授业解惑。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建议长时期要保存的学校,要设法在仪器方面补充配发。(3)有的学校和中心学校的财务关系不顺,导致辅导小学的公用支出发票长时间得不到报销,校长要整个学期垫付。以上诸问题,大家认为决非小事,建议教育局立即组织人事,电教,计财等科室人员逐校进行调研,形成解决方案,现在正是学年开学之初,对于诸如人事方面等能解决的立即予以解决。
2、欠发达地区要改变教育落后的局面,中小学都要齐心协力抓质量,打基础。建议教育局对抽测成绩先进的学校和个人要旗帜鲜明的进行奖励,小学阶段讲分数不等于不要素质教育,两者并不矛盾,大家已经形成了这方面的共识,即使杭州等发达地区,也对小学的质量紧抓不懈,因此,对小学的教学质量进行公开奖励,也无须忌讳有什么负面的解读和影响,更加之奖励是一件没有人会不高兴的好事。还有的校长更是认为,小学也可像杭州一样,变学科抽测为年级统测,
引入NBA的数据管理思想,建立统测数据库。统测成绩和进城考试挂钩,这样当可改变教师离开教室进入寝室读书迎考的不利局面,让教室也成为进城考的主要战场,使不实之徒无屑可钻,敬业勤业者可得实利,而对提高教学质量可得全功之利。
3,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必须提高资金运转的速度,比如热饭费等学期行将结束才能拨付到位,给学校带来相当麻烦,多数学校认为要适当提高招待费的比例,以避免来客没饭吃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