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校长论坛>详细内容

校长论坛

创建和谐校园要以师为本

作者:遂昌县万向中学 林贤仁 文章来源:遂昌师校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11-12 字体:

校以师为本,是办学者的共识。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冲击的今天,作为经济相对滞后的中小学而言,要建设和管理好教师队伍,确非易事。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不可回避的主题,师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先导。

作为一名校长,既处于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地位,集职、责、权于一身,又处在社会、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种矛盾关系的汇合点,应综合考虑影响教师发展的各种因素:从学校外部因素看,诸如教育的地位、作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的投入,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等都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 从学校内部因素看,主要有人、财、 物、时、空、事、信息等七大因素,其中直接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因为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实践证明,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 发展的源泉。要达到管理好教师队伍的目的,创建和谐的团队,我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率先垂范,用“人格”的力量去凝聚教师。

常言道:“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高尚的人格,周恩来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更离不开他人格的魅力。一个学校校长“人格”的优劣,是决定教师向背的关键因素。作为校长要对教师实施有效的指挥,就必须修炼良好的“人格”。王安石曾曰:“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天下。”为政于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立志修炼身心,磨练众人仰慕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做到法纪观念强烈,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举止文明,生活作风正派,具有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才能影响和凝聚你周围的教师。校长为人处世的言行举止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中,你要教师心向于你,你就得处处心向教师,方能产生向心力。

学校行政管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在学校中具体表现为规划目标、制订计划、编制课程、评定成绩,提供教育资源,创建积极的心理氛围,解决教师矛盾, 处理学生问题, 协调家长关系等,以确保学校的有效运作 , 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学校行政管理是指对学校各种管理资源进行协调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校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学校。首先是领导,其次才是管理,领导比管理更重要。所谓领导,一是“领”,领要领先、领路、指引、率领 ; 二是“导”,指导、引导、倡导、辅导等等,这就是说,领导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风,领导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领导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 群众才会与 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例如,我们学校面临困难很多:生源差、学生多,教师工作量大。校长带头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同甘共苦 ”,每位领导都超量兼课,扎扎实实教学,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处无声胜有声,领导身教重于言教,广大教师不计时间、不讲条件、不论报酬,一心扑在教学中,这已蔚然成风。

二、用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教师

“公正”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现实中,没有哪一位校长说自己办事不公正,待人不公正。但事实上真正办事公正、待人公正的校长不多。此处所说的“公正”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待遇上的公正。待遇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对待教师,政治上要平等,无论是入党提干、评职评先、进修学习,乃至会议上的表扬、批评,都要以无私的政治眼光对待每一位教师。不可任人唯亲,随心所欲。学校利益分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是人生存的需要。经济待遇是否公正,这是教师评价校长好坏的直接因素。利益的分配,决不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领导,不顾百姓;只顾少数,不顾全体。但公正的分配不等于平均摊分,要体现教师劳动的优劣,要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在教师的待遇在政府的关怀下在不断地改善,学校的经济实力也在逐步增强。秉着实事求是、按劳分配、公开公正的原则,分配好学校可用于教工福利的财力,是校长管理好教师的重要方略。笔者认为,在利益分配上,校长不要老大自居,宁可负己,不可负人,方能赢得民心。

二是教师使用上的公正。科学、恰当、公正地使用教师是一门学问,也直接显示校长的管理水平。首先校长要花气力去全面地了解每一位教师,从教师的家庭状况到个人生活,从学识水平到性格气质,从组织能力到教学水平,都应该了如指掌。其次要知人善用,不要因偏信和陈见而用错人。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的才能被重视;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的才能被埋没。我国历史上此类实例比比皆是。“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因得到刘玄德的高度赏识而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最好的证明。赏识、激发教师的热情是十分重要的。还有在工作量的分配上也要一视同仁,诚恳老实的不能吃亏,刁钻狡猾的又不能沾光。每期的教学人员安排,校长不可不管。公正、合理地使用教师是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是情感分配上的公正。人是有血有肉的,既要经济上的支持,更要情感上的抚慰。尊重、信任教师,关心、爱护教师,和教师交朋友,是校长的一项基本功。知识分子重感情,重友谊,只要领导能尽心尽力关心爱护他们,即使生活清贫些他们也不会计较。作为校长要以同样的态度,同样的热情,同样的行动对待每一位教师。济贫助困、嘘寒问暖要一视同仁。打个比方,某教师生病了,你去看望了,别的教师病了,你同样要去看看。对待教师戴有色眼镜,此热彼冷是管理不好教师的。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更是校长之大忌。

三、创造优良的环境吸引教师

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每一个教师所向往的,改善环境是校长管理教师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太差,人心不向,教师的有序管理就无从谈起。

一所学校,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社会效益。而这地位和效益是由教学质量来决定的,这是校长们的共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校长们的自觉行动,这一点是可喜的。但如何重视学校多方位的建设,发展就不平衡了。一所学校,从现在的形势看,一般来说,经费都不是很宽裕,作为学校的指挥者,在考虑教师的个人利益的同时,一定要花气力,花资金,尽力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一是学校硬件的建设,二是校园文化的建设,三是学校教学氛围的营造。三者缺一不可。学校品位的提升,环境的改变,固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有学校的每一位指挥者都能有所认识,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四、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光靠制度管理,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发生影响,唤起管理对象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管理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求共性,又要因人而异,创造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的艺术,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 更要用心去做,使教师真正把学校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

“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被情感所操纵”,情感相通,心理相融, 和谐奋进,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最佳氛围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当然,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 “双因素理论”,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双因素”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情感;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相互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

第一、对每个教职工给予同样的关心爱护。儿童在健康成长中需要爱,教师在辛勤工作付出爱的同时,他们同样也需要得到爱。作为校长,以爱教师为先,以关心教职工为己任,只有把教师放在心上,教师才会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校长平时应注意深入组室,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疾苦,搭准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脉搏,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当教师生病或生育时,领导主动带着补品、补助金探望;当教师家庭出现意外或困难时,更是风尘仆仆及时赶到他们面前……教师感到组织关怀的温暖, 就会把学校工作真正当做自己的事业。

第二、心理位移,角色转换。校长是领导角色,但作为教育工者,又是教师角色。因此校长应时时心理位移, 以“教师”的角色出现在教师之中,与教师心理与感情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才能与教师知心,成为教师“ 知音”;只有甘当“后勤部长”才能激励教师出色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三、把握教师情绪的两极变化。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积极的情感产生时,它能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积极性,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随之工作效率也处在最佳态势。因此 ,校长要努力探究教师心情的最佳期,适度激励,反之必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物以系心,情以聚人口在学校注意制定必要、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同时,但更要注重做关心人的工作,方方面面体现“人情味”,表现关心人的情感,烘托团结、和谐、强馨的氛围,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共同把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顺利完成。

作为一名中小学校长,管理好自己应管理的教师是一项常规工作。但实质上又是你能否管理好这所学校的关键。我信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爱因斯坦说:“学生尊敬教师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我想改一下,教师尊敬校长的唯一源泉是校长的德和才。作为校长,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积聚自己的德和才,对教师实施有序、有效的管理。我坚信:“能力出自公心,人格能凝聚无穷的力量。”只要你用心参与,教师的管理就一定是成功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