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校长论坛>详细内容

校长论坛

和谐源于管理 管理深化和谐――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作者:龙洋乡中心小学 黄宝武 文章来源:遂昌师校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11-10 字体:

和谐校园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行为;它是“无声的润物”,滋润着师生的心田,使之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力量之大,是任何个人都不能代替的。

和谐校园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学校里创建一种有特色的和谐校园是现代校长理应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以为,让孩子们快乐和谐地健康成长,让教师们尽心舒心地努力工作,让学校团队凝聚、融合、发展,师生共同体验进步和成长的幸福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校长应该通过管理创设和谐的环境,通过管理深化校园和谐的内涵。

一、信任管理——促进班子建设的和谐

建设和谐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环节。和谐学校对班子的要求是领导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办学思路,开拓的创新的工作精神,深入扎实的作风,任人唯贤、淡泊名利的宽广胸怀和关心人、理解人、热心服务群众的亲和形象。因此,学校班子成员必须从自身建设做起,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服务奉献,带头钻研业务等等,只有以自身优良的作风和高尚的形象,以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效,才能团结人、调动人,形成齐心于事业的良好局面。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工作的“发动机”。如果班子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尽心尽责,就能保证学校这台机器正常有效地运转。因为人只有在得到尊重之后,才会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校长要充分地尊重班子中的每一位成员,充分发挥班子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我们“发动机”才能高效地运转。

作为一名管理者,作为一个班子集体要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学校重大的事项必须班子集体研究,要注意尊重学校领导成员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工作,充分地信任他们。使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觉得你是信任他的,这就是所谓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吧。

我校现有班子成员5位(包括我自己),首先我们有了明确的分工,我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主要负责学校的教育、安全及工会等工作;教导主任主要负责学校的教学与教研等工作;总辅导员主要负责学校的德育、少先队及幼儿园等工作;总务主任主要负责学校事务及师生的后勤保障等工作。每位班子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合作,虽然比起一些学校,我们学校的中层工作量多了一些,但我经常跟他们说的一句话是“做学校的中层就是要比别人多做一些事,多一些服务罢了。”,然后我在工作中做到充分的尊重、信任每一位成员,让他们觉得的有事做,而且想去做事。通过这种管理,使我们的班子始终处于和谐之中。

二、人文管理——建设教师集体的和谐

现代学校的管理既需要学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又需要学校管理者(校长)的人文关怀、人文管理。规章制度可以管住“人身”,人文管理可以拢住“人心”。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只有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师,熟悉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才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广大教师之中,才能真正做到沟通,从而达到理解。首先,要了解、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平时,我只要有空就会到教师办公室,与空课的老师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开导帮助他们。老师们都说我是他们的贴心人,对我的工作也就更加支持。其次,作为校长要多为教师着想,把荣誉、成绩归功于教师。六年来,学校年度考核,评优我都让给教师,县先进、市师德标兵、市先进教师等我校教师榜上有名,唯独没有我。最后,要关心、关爱教师的成长,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对教职工的关心、关爱必将换来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满腔热情。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应为教师们的成长搭梯建台。这几年我们学校实施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养计划,选送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外出学习,邀请教育专家、行家来校为广大教师开设讲座、课堂展示等培训。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近两年我校共向各级各类学校输出了八位年轻教师(共有十位青年教师),同时也使我们学校永远充满着新鲜的血液,充满着新的活力。这也正附合了我的座右铭:一所学校在做好安全的前提下,担负着两个任务。一是培养学生,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二是培养教师,为兄弟学校输送教育精英。

总之,只要管理者“目中有人”,看到人的能力,看到人的潜力,理解关心教师,就能使教师更具活力,学校更趋和谐。

三、规范管理——体现制度建设的和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实现安全有序、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学校有限的资金分配上、教师晋升职务、职称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上,更要通过完善规范制度体现公正。当然,和谐学校倡导人和人之间互相谅解和宽容,但这种美德也应通过具体的法律、政策及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来实现,在法律、政策或制度规范限定内来实行的。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严格管理和谅解宽容二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学校多年来一直加强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从学生行为的规范到教师工作的考核,都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有实效的校本管理制度体系,真正做到学校管理有章可依、有度可循。在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教学工作制度》、《教师值周值日管理制度》、《教师结对寝室管理制度》等中,对教师教学和日常管理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为学校常规工作管理和形成良好教风的提供了行动指南。学校制度的建设要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张扬教师的团队精神,要让优秀的人得到优越的感受。我校的《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学质量奖励方案》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逐步走向完善的。

在这几年的“三风”建设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开学伊始就出台了《龙洋小学学风建设方案》,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每年的开学第一天班级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龙洋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第一周就是由班主任制订好《班级常规》让每一位进入我们学校学习的学生明白哪些事可做,哪些事必须做,哪些事不能做。这种以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为抓手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学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制度建设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以规范管理培养良好的学风,从而形成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风,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深化管理——社会家庭共建和谐校园

学校管理涉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治理、公安、文化、卫生、环保等职能部门,学校周边有乡村及其他单位,教师、学生牵连着千千万万个家庭。因此,构建和谐学校不仅仅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和谐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的和谐建设必须向社会家庭延伸。既要抓师生在校内的行为表现,也要抓他们在家庭的表现;既要抓学校内部的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也要抓好同主管部门、周边单位、师生家庭之间的关系和谐。只有内外关系理顺了,环境变好了,学校才称得上和谐学校。为此,我们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同校外相关部门、单位搞好配合协作,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办好家长学校以及完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措施和办法,使学校在共建和谐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和谐建设热潮中的示范园地。

总之,和谐校园的建设源于我们校长的管理,我们校长要通过对学校班子成员的信任管理、对全体教师的人文管理、对制度制订执行的规范管理、对校园内外环境的深化管理创设和谐的环境,扎扎实实推进“三风”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学校成为富有特色的农村小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