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和谐校园 实现教育和谐
和谐的校园,是社会与学校,人与环境,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在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式下,构建和谐校园,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构建和谐校园则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教育的发展。
首先,重视学校校内外教育教学环境和谐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和谐社会”的构想在强大的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逐步成为现实,给学校乃至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成长的肥沃土壤。通过创设和谐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社会,使生活中学习和发展就成为了有源之水。
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一方面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更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任何一所学校,如果成绩优秀,而社会、家长不信任,只能说是学校和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通过狠抓内部管理,重视师德形象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服务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学校注重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校园环境、制度建设、校容校貌等校园文化因素,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教育的开展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校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障。引导家长建立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中仍在发挥作用,形成良好的家校和谐。
二、加强师生团队建设,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关系
1、注重校长与班子的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和谐。这种和谐并非是校长一人说了算,应该构成民主、轻松的氛围,各位班子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思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校长善于听取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思路,学校一切工作都能够坦诚布公的提出,形成校长与班子同志之间的最大的默契与和谐。
2、形成中层干部与教师的和谐。学校发展和谐与否,最重要的就是达成中层干部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中层干部是教师团队的支点和联结点。在工作中,中层干部必须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教师,赢得教师的信任,减少工作实施的阻力,增加工作的力度。使教师要乐意接受中层干部分配的各项任务,并努力做细、做好,达到实施目标一致,实施渠道畅通,实施合力优化,在谅解与宽容、公平与竞争的工作氛围中达成上下一致的和谐。
3、重视促进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一方面需要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克服同行是冤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学校要促成各位教师均衡发展的环境,在现实工作中,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活力,中年骨干教师的中流砥柱,同时积极挖掘年老教师的深厚底蕴。在教师发展中不冷落年纪偏大教师的发展。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发展需求,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使全体教师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4、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渊博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我倡导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融洽和谐。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和谐师生的关系
三、注重各学科的和谐建设,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由于学校发展很大程度上为社会及家长的升学需求所左右。教师在教学中自然形成事实上的主科和副科,考试科目备受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关注,学科地位、实际课时、作业、增优补差等发生了偏斜。虽然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来弥补这种偏斜,但是这仅仅是少数参赛学生的专利。学校很难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科均衡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就要既注重大学科,同时要确保小学科的教学。加强各学科教师力量的配备,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改变各学科的评价和考核方式,通过宏观调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学科间的和谐发展。
四、以德育创特色,确保“五育”和谐发展。
国家教育方针指出:受教育者应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五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既抓好智育,更重视德育,不偏废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及社会实践,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五育并举”,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进步,为培养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在社会上有用的人材奠定基础。
五、塑造学生个性,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目标还是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和标志。把学生培养成“懂道理、负责任、会学习、有特长”的人,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行、意、行等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学校中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从我做起。让我们都保持着蓬勃的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牢记宗旨。用激情,汗水,智慧和力量,抒写教育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