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不和谐的音符
今天教育局开设 “推进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的论坛,每个人都在积极参与,每一所学校也都在积极的进行这项工作。在大家都热衷于“推进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时候。我要说的是:不要忘了“包容不和谐的音符”。
诚然,“推进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是2007年“教育教学服务月” 的活动主题,也是《遂昌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校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深入实践,目的在于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这非常符合主流,我们学校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长期以来围绕“推进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求稳定、求质量、求口碑”已经形成我们的共识,“顾全大局,讲究团结,注重规律,讲究方法,构筑平台,发展自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比如:
在学校班子自身的建设方面。“分工协作,合力尽职,独挡一面,略有创新”是我们的要求;立足本职,深入课堂,勤学习、勤思考、勤工作,主动服务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发挥班子成员在校园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学习努力,服务学生”是我们的要求。我们强调教师团结合作、注重教师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强烈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敬业、谨业、精业”的教风。服务学生,以身作则,努力塑造妙高小学教师新形象。
在学生管理方面,“文明习惯,开心学习,健康身体,快乐成长”是我们的心愿。我们以“五自”精神为宗旨,规范学生自已行为,积极组建了各式行知少年社团,开展自律工作。形成和谐自律的氛围,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律机制和功能。
我们还特别注重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联动,拓展教育时空,和谐周边环境;注重建立学校网站、学生书画长廊、班级特色寄语展示等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民主管理,教工思想工作,关爱教工生活,健全教代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凝聚师心生心。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妙高小学正是由于班子的团结,教师的努力,校园的和谐,学校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十几年的学校管理经验也告诉我,“家和万事兴是硬道理”。学校和谐与否,发展与否,成也由此,败也由此。这句话在我心里已经有深深的烙印,到过妙高小学的人都知道,在我的大照片下就写着“家和万事兴是硬道理”这句话。可见,我是特别注重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和谐建设的。
然而,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有主流的,也就有非主流的,这种主流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占了主导。而那些非主流的没有占主导的,与和谐而言往往就是不和谐的音符了。
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建设,和谐就可以理解为是学校的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占了主导。而实际工作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和谐因素、老师、学生、家长的不和谐言行就是没有占主导的不和谐的音符了:而这也往往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比如:一个班子,如果只有一种声音,未必是好事。不同的声音,有时可以起到反复推敲的作用,有时可以起到监督、平衡的作用。
同样,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教师也不是千遍一律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个性。怎么办?这就是我要呼吁的“包容不和谐的音符”。
那么,怎样才能“包容不和谐的音符”呢?
一是领导要有大度。要能听不同的声音,才能包容不和谐的音符。
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不同的声音,听起来往往比较刺耳,因此,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合理的及时采纳,不合理的适时进行说明。如:我们说的领导班子和谐并不是说领导班子没有矛盾、不允许产生矛盾,也不是说班子内部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意见,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这就是说,领导班子的和谐,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是思想交锋但又形成一致意见和决议的和谐。这种对不同意见的听取,就是包容不和谐的音符,也确实需要领导的大度。
二是要深入实际。怎样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领导要从工作的大局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领导还要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对下属工作上要严格要求,生活上要多加关心,设身处地的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包容不和谐的音符。何况包容的目的还是为了和谐,只有包容我们才能进行沟通,只有包容我们才能进行换位思考,也只有换位思考我们才能“求同存异”,才能追求和谐一致。因此,领导要善于树立一种正气,营造一种氛围,引导教师对学校目标和群体的认可;领导要善于引导教师强化一种大局意识,调整一种心态,心理换位思考优势互补,在处理个人对学校的关系上,要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多讲一点服从;在处理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在处理个人对自己的问题时,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这项工作我们学校领导强调比较多的就是:“家和万事兴,三个观念,四个意识”,其核心也就是顾全大局,讲究团结。我们还请了名校长吴一鸣先生来校讲学,题目就是“冷眼看世界,热心对人生”,引导我们教师正确认识人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热心对待生活、热心对待工作、热心对待他人。希望我们的教师“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努力形成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领导要灵活把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和谐的音符,往往与学校的规定、制度、原则相冲突,有时候,这对矛盾还特别突出,包容就会违反制度、违反原则,不包容吧,又未必是好事?因此,这类事,就要灵活把握,既不违反制度,维护制度的尊严,又要机动灵活,包容不和谐的音符。
如:有一次,我们教导处在进行教学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师私自调课,半天没有到校。我们学校制度规定,教师请假必须报校长室并到教导处调课,否则就要作为旷课处理的。教导处已经报来,班子意见也很不统一,怎么办?就看你校长的了。——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第二天找了这位老师,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没有按时到校的原因是自己的情绪太差,就要准备结婚的他,女友突然提出分手,扬长而去,他的精神几乎到了要崩溃的边缘。于是,我一方面让他补办了请假手续;另一方面劝他,天下何处无芳草。这样逐步淡化、缓解了矛盾,也帮助这位教师走出了困境。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早就已经家喻户晓,那是伟人的一种大度,一种包容。对学生如此,对老师也是如此。其实我们都懂,包容可以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包容可以给稚嫩的手带来力量,包容可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包容可以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包容更可以给多彩的世界带来和谐。
由此可见,包容不和谐的音符并不会与教育局提出的“推进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相矛盾,相反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补充,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种更高境界。所以,为了校园的和谐,为了校园的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成为一道和谐靓丽的风景,我呼吁大家不要忘了“包容不和谐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