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校长论坛>详细内容

校长论坛

“三不一要”建和谐

作者:遂昌县金岸中学 吴志春 文章来源:遂昌师校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11-08 字体:

在举世瞩目的中共17大上,教育被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要求通过实现“学有所教”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如何实现学有所教,促进学校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呢?县教育局围绕教育均衡和发展的主题,谋篇布局,从2007年的工作计划、作风建设年活动、和谐班子建设、教育教学服务月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部署中可以发现其清晰脉络。

学校该如何实施“推进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呢?我认为,校长最重要的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师实情出发,从学生实况出发,狠抓三风建设,破解学校不和谐音符,构建和谐校园。

金岸中学是我县唯一的城郊结合部中学和农民工子弟学校,这里学校位置优越但发展前景未定,教职工组成复杂,生源基础相当薄弱,学校经费相对困难,这就是学校最大的实际。在办学自主权渐趋削弱的今天,学校最能做和最担责的是学生的管理。而诱发学校不和谐音符频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教师团队状况和师生关系。

我是硬着头皮进入金岸中学的,也是战战兢兢主持学校工作的。在前任校长们的努力下,学校稳定有序。然而,发展才是学校真正的动力,一辆自行车不能靠两个轮子站立,只有不断前进才不会倒下,不谋求发展而只求稳定是不能持续的。在学校布局调整的大趋势下,我们必须做出等待和忍耐,同时力求各方面发展。我们最该做的是端正教职工心态,以学生为中心,狠抓学校内部管理。

为此,我提出“三不一要”观点,即不言迟,不放弃,不求全,要执著

“不言迟”,即“改变,永不言迟”。

安于现状是落后的原因之一,变革才能创造机会。有句谚语说,最渴望改变的莫过于尿布湿透的婴儿了。多数人都等到生活、工作环境变得无法容忍,或突发险情才求变。其实,一旦下决心,我们就能改变生活。

我校有位班主任曾经与学生关系紧张,而他却偏执于自己已有的管理经验,结果弄得焦头烂额。可是,当他听从学校建议,通过坚持互动周记、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散步、每晚下寝室等活动后,师生的脸上都绽开了笑容。

有位数学教师以学生成绩不佳、同年级教师不配合为借口,不组织学生学科竞赛,经过学校的严肃教育后勉强参加,结果学生表现出色,而他也获得了优秀辅导教师的荣誉。学校抓住契机,在教师中进行了广泛的教育,很大程度地消除了弥漫在教师中的“学生基础论”,激发了教师有所作为的信心。

为此,我们明确提出在教育学生上,不要抱怨学生基础,不要埋怨学生现状,要勇于想方设法改变他们,可取的态度是面对这样的基础我们想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布局调整大势所趋的今天,当一名校长机会难得,是非常光荣的,但发展前景定位不明的校长是痛苦的,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我们没有安于现状,本学期启动了后勤自主管理改革,对九名后勤职工进行了重新的工作分配,学校食堂和小店都由本校职工经营。

从两个月实施情况来看,职工们虽然工作量普遍增加,但情绪稳定,后勤服务能力和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食堂和小店自主经营后效果不错,取得了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同时这项改革也与县教育局文件精神不谋而合。

“不放弃”,即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不放弃学校管理应有的原则。

热爱优秀学生或者一般学生是容易做到的,热爱后进生乃至表现恶劣的学生却是需要大爱和智慧的。首先我们必须坚决捍卫每一名学生学习的神圣权利,谁也无法剥夺这种权利。其次,我们必须努力促成这类学生完成其学习的义务,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我不赞同“世上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样无限扩大教育功能的观点,更反对教育者作如此的自虐。但我们绝对没有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任何理由,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因为他们是家庭的唯一,因为他们是社会的未来,是最需要学校教育的。

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社会稳定的功能。历史上反社会、反政府最坚决、最勇敢、最无畏的往往是青年学生,而一旦他们过早进入社会,很容易成为社会的最不稳定因素。(学校毕业进单位、建立家庭的连续衔接使得他们不易成为无所事事的人)一个学生,哪怕他在校表现很差也会比在社会上流浪好得多,单纯的推向社会只会使他变本加厉。一个自我放弃的学生,往往是家庭放弃、学校放弃在前,自我堕落随后。如果学校、家庭能始终坚持不放弃,至少可以推迟问题的发生或严重程度的降低。

我们有位学生暑期居然当街殴打社会青年,然而他在学校总体表现还不是最糟糕的。但身为村民主任的父亲却早已心如冰冷,放言生死不管,口称儿子为人渣。班主任程丽君老师虽苦恼却没有放弃他,一遍一遍为他创设转变机会,积极向家长通报孩子的进步情况,最近又被选为县运动会的学校啦啦队队长。孩子的转变,深深打动了父亲,主动为他购买了一套运动服。我深信,后进学生是可以转变的,只是需要我们教育者和家长的携手和等待。

追求和谐绝不能以放弃管理的原则为代价。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别的学生实况,安排班主任是金岸中学老大难问题。在学校的一次班主任工作意向调查中,我惊谔地发现只有一位刚调入的徐老师表示服从安排。

在今年的学习比武月活动中,我给中层以上领导都确定了一个破解问题,我的破解问题就是“如何让教师当好班主任”。通过大量充分的调查研究,我们出台了《金岸中学班主任管理办法》,并在各类会议上组织学习。在上学期结束前我们就顺利地确定了德才兼备的九名班主任人选和三名后备人选。

新学期开始,八名班主任正式走马上任,目前他们干得都不错。我可以很自豪地说,班主任安排问题,在金岸中学已经成为过去式。

“不求全”,即鼓励学生单科猛进、发展特长,不求全面发展,激励教师凭成绩说话,不求按部就班。

在社会日益开放,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学生成才道路越来越宽广的现实情况下,若教师仍固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并以此来教育学生,势必难以让学生接受,其本身也不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这不是在倡导新的读书无用论,而是该怎样读书才有用、才终身受益的问题。

全面发展的高要求虽美却难以做到,也是与多元智能理论相违背的。世界上有哪一个人是真正全面发展的呢?我们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从来只有因为兴趣的无限放大增殖才能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能造就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我们学校,有些学习后进生其实是学科成绩不均衡。事实上,在学校不能提供更多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现实下,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恰恰是让他们感到校园生活快乐的关键。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与学科教师的关系也特别和谐。班主任通过学生对该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校园生活,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

学校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人性化、因人而异的具体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如何取得更大交集呢?我认为就是要用工作业绩说话。学校要营造正确的教师舆论导向,要让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让不断研究学生新情况以调整教育方式、让教学成绩出众、让师生关系和谐、让善于合作的教师得到肯定和表扬。

为此,今年我们确立了“学生佩服、家长敬服、自我幸福、团队和谐”的教师发展目标和“认认真真指导、扎扎实实学习、一步一步提升”的教学思路。

不言迟,不放弃,不求全,是我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理念,也是我校切实的行动我们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我们更需要执著执著才能精彩。

“咬定青山不放松,百折千磨志不改”。 拥有了执著,平凡的小草可以葳蕤成无边的春色,无名的小河可以汇入汪洋大海,执著者的心房总是洒满黄金般的阳光,执著者的眼里永远充满希望。

而这恰恰正是我对学子们与和谐校园生活的期望!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