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娘子军”喝彩
作为示幼的园长,我一直为示幼拥有一支优秀的“娘子军”而骄傲,正是这支“娘子军”,为我们示幼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最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12月,我们幼儿园经过市级初评、省级考核组的实地复评,被评为首批“浙江省园本教研示范幼儿园”(全省共有26所幼儿园榜上有名,而我园是其中唯一一所硬件未达标的县级示范性幼儿园),考核组对我园这支在硬件差的环境下积极进取的团队予以高度的评价,而我的回答是:这缘于我们一直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硬件落后是暂时的,软件落后是致命的,努力塑造好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必将为我园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师团队的建设中,我们有三个点滴体会:
一、管理做“真”,以感动教师
管理做“真”,能感动教师,这其中关键在校长。一个认真的校长,必定会带动一批认真的教师、认真的学生、认真的家长,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太需要“认真”二字了。
我相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理无痕”。怎样用心去贴近人心、温暖人心、鼓舞人心,从而激发教师产生由内而外的行动,而不仅仅依靠冰冷的制度,强硬的措施和高压的控制,一直是我在管理中追求的梦想。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擅思、擅行、擅言。
1、擅思。
既擅于思考、擅于反思。有一句话我经常问自己:“作为园长,我为幼儿园改变了什么?我还将改变什么?”是“园长”这顶沉重的帽子鞭策我带领教师们一直行走在思考中、探索中、尝试中,一刻也不敢停留。于是,我们幼儿园渐渐有了接送卡制度的诞生;主题软墙的开辟;亲子作业的开创,以及走廊种植角的独特和“家长放学排队接孩子”的风景……一次次的创意和行动,让我们一次比一次坚信:“思”在必得,“智”在必得。
2、擅行。
擅于行走在一线,擅于办实事。一个事无巨细的校长也许成不了好校长,而一个整天坐在办公室等待汇报、等待数据的校长也不可能成为好校长。我认为,校长在掌握好方向盘之后,假如有时间、有精力到一线去做做课题、做做家访、听听课、评评课、去参加几次安全排查、参加几次教研活动,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眼睛看,掌握教学一线最真实的信息,又何尝不好呢?当我与教师们共同品味来自一线的喜怒哀乐时,我的感觉是,我手中的方向盘更有方向、更加灵活了,同时,也赢得了教师的信任。
3、擅言。
擅言,不是说空话、说大话,而是说真话。
在校长的岗位上,面对和我同呼吸、共命运的教师们,我学会了:努力把我的思想说出来,主动把我的情感露出来,以争取教师们的理解和共鸣。
面对教代会上尖锐的提案,我对老师说:我很高兴面对你们抛过来的球,我会做好4件事——小心翼翼地接住;仔仔细细地品味;尽心尽力地去做;明明白白地答复。能在提案中听到你们的心声,是教代会最大的收获。
在任务和压力面前,我对老师说:要比压力,我最大。我比你们更渴望理解和鼓励,你们的一句体谅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积极响应的行动,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学期结束总结会上,我会对老师说:最令我欣慰的什么;最令我欣赏的是什么;最令我感动的是什么;当然,还有最令我期待的是什么。并会和大家一起唱一首“祝你平安”,预祝教师们在假期里开心快乐每一天。
从教师们凝神贯注的表情和一次次由衷的掌声中,我看到的是尊重和信任,理解和赞赏,尝到的是“擅言”的欣慰和“擅言”的效应。
二、教研做“乐”,以激活教师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不可缺失的举措,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怎样激活教研的魅力,让教师乐在“研”中。
我园开展教研的指导思想是:
1、让教研“温暖”。
首先,这一“温暖”来自于园领导对教研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和专业程度。我一直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学是迷恋学生成长的学问”,“一个不懂得专业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节全县公开课从设计到试教到修改,有时会反复5、6遍,我们园领导力争做到次次到场,而且次次点评,击中要害。努力实现“和教师一起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奔跑”。
其次,这一“温暖”来自于我们多年来形成的群体协作的教研氛围。我们的集体备课活动、精品课展示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快乐学习小组活动等,既能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又能增进友谊,打造团队精神。在这样“温暖”的教研氛围里,教研是属于大家的、欢迎大家的,教研的成绩也是大家的,每个人都能非常自信而有尊严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独特的领域,积极地发展。
2、让教研“快乐”。
这一“快乐”来自于我们对教研内容和方式的精心选择。
我们选择的教研内容切口都很小,所有问题都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它让教师们感受到“研究”不再是专家的专利,一线的教师比专家更有发言权。
我们选择的教研方式会很灵活,比如,变读书上的案例为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变坐在会议室里纸上谈兵为到现场去开讨论会;变个人知识竞赛为以组为单位的趣味知识竞答,把业务知识和生活常识、趣味游戏相结合。看到老师们像孩子一样为自己组里的分数争先恐后、斤斤计较,我们心里感到特别欣慰,这不就是“快乐教研”的真实写照吗?
3、让教研“出彩”。
在教研“温暖”、“快乐”之后,我们非常期待教研出成绩、教研出骨干,并为此全力以赴。每一个骨干教师和每一次优异成绩的背后,无不凝聚着我们全园教师的智慧和心血,为的是让教师在快乐教研中充分体验成长的欢欣,从而对教研“情有独衷”。
三、细节做“新”,以成就完美
自从我园将“细节管理”作为品牌战略后,“细节”二字已深入人心。从一开始的“关注细节”,到后来的把“细节做好”,到现在的把“细节做新”,虽然越做越富挑战,但我们却越做越有滋味。也许有人会说,在细节上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而我们恰恰想证明,在细节上的创新同样能收获水到渠成的惊喜。
一张普通平淡的“告家长书”,可能会令家长不屑一顾;而一条触动心灵的“温馨提示”,却能让家长驻足思考,附诸行动。
一本经验交流会的记录,可能只是作为档案资料备查;而将其中内容整理成册,取名为《我们自己的名言》发给教师,则效应完全两样。
一块白底红字的警示牌,吸引不了孩子的视线;而让警示牌上出现卡通动物的形象,警示语从它们的嘴里飘出来,却能令孩子们刮目相看……
虽然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细节有待我们去发现、改进和创新,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正是因为有了对细节的偏爱,让我们幼儿园很多事情从无到有,从不足到完美,从不可能到可能。它让我们惊喜地发现:奇迹,其实它很平凡,只要有在坚定理念下的执着行动,那么,奇迹,就在你我身边。
总之,我想为我的“娘子军”们再次喝彩:我们示幼因她们而精彩,因她们而自豪!同时,我们更加期待:遂昌幼教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