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具体的表现为:
听与说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老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做到音量适度、口齿清晰,仪表大方。然后通过提问,情景对话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口说英语,再从学生口语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语音,语气,语速等,帮助其改正提高。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五六年纪的小学生年纪不大,较之中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比较少。这正是培养其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小学英语教材主要内容为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教材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亲近性等,这又是培养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对话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讲英语,拿出十二分的耐性对待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媒体(图片、实物、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指套、木偶等等)创设各种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自觉主动的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朗读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说”与“读”有相通之处,两者相辅相成。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与教师的示范息息相关。课前,教师需要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一般来说,不宜在上新课时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最好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阅,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
写
首先老师需要对学生书写英文的姿势进行规范,不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会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然后在领读英文时都应要求学生先读一遍单词,再拼读字母,然后再读一遍单词,最好再总结一些英文单词的发音规律,比如bike name face这类(前一个元音发全音,后面有一个不发音的元音字母e,书写时不可忘记),再比如light night right(igh都发[ai])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最后就是在批改作业试卷的时候,去规范学生文章的书写格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