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论塞尚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作者:林剑 文章来源:石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1-12-05 字体:

摘要: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塞尚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塞尚的艺术生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其艺术探索中,对艺术与自然的重新审视,确立艺术与自然平行的观点。对色彩造型,形式结构的新发现启迪了马蒂斯,毕加索等一批现代艺术家。塞尚的艺术成就是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塞尚提出了用几何形体构图的设想,并以此来表现物体的厚重感、立体感;二是塞尚力图用色彩来塑造一种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使飘忽的光色具有了稳定感、凝重感;三是塞尚以一种多点透视的画法取代了古典传统中可以形成稳定的视觉经历的透视画法,用变形手法表现物象。以上三者又被称为几何构成方式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塞尚对20世纪的诸多现代绘画流派均产生过深远影响,尤其是立体主义受其影响尤为直接和重大。正因为如此,塞尚被看作是现代艺术之父

关键词: 造型 表现 现代艺术之父 立体派  

   

   

   

   

   

   

   

   

   

   

  

引言  

一、塞尚的生平简介  

  

二、塞尚艺术创作的阶段  

(一)前期浪漫主义时期  

(二)中期印象主义时期  

(三)后期构成时期  

(四)晚期综合时期  

   

三、塞尚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四、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引言  

迄今为止,有关于塞尚的研究数不胜数,但对于这位伟大的现代绘画大师的探讨仍在继续。当今,当现代主义成为历史,后现代主义也随其步伐的加快显出迷茫之态,我们不禁重新追问:是否我们在追随大师的道路上出现了偏差,我们是否走错了?塞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当时的欧洲正处于上升期,工业革命狂飙猛进,科学技术日益更新,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此时正是人类理性全盛时期,印象派正是借助了科学的新发现,把多少世纪以来艺术家个人、经验性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作为一个敏感的艺术家,塞尚深深感受到了一切。  

一、塞尚的生平简介  

保罗·塞尚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镇,他父亲是位制帽厂主,后来成了银行家,这也将使他能一生专心于艺术。他16岁入埃克斯中学结识了后来成为的大作家的左拉,3年后考入大学法律系,他决心要学艺术而赴巴黎入苏伊塞学院学画与毕沙罗交往。他是南方省份的人,装束简陋,外表朴素,满嘴难听的土话,人们认为他没有学画的天才,虽然有色彩画家的气质,却喜欢滥用颜色,因此始终未能考上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他回到了埃克斯,在父亲的银行里上班。23岁时又返回巴黎学校,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年年送画到官方沙龙,可是年年落选,后来在毕沙罗的劝说和建议下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却遭到了比其他印象派画家更多的攻击与嘲笑,说他是一个走错路的画家,是一个村愚、一个低能儿等等,一只用蠢驴的尾巴作画的人,这次失败使他不得不又回到故乡埃克斯。

然而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有多少大师对艺术史有过杰出的贡献?我觉得塞尚是我现在第一个想要说的。在我学画之初,塞尚他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吸引我的是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和学院画派安格尔及一些印象主义画家莫奈、雷诺阿这些人。只记得塞尚曾画过一些我认为并不好看的浴女和一些歪斜的静物,也更不知道评论家为什么会说他是现代艺术之父美术史上一位划时代的艺术大师,并把塞尚作为美术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有塞尚以前塞尚以后的说法。然而今天在一般人眼里觉得塞尚也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人物,人们仍然喜欢谈论毕加索、凡高和高更然而忽略了塞尚。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个,一是塞尚的画并不优美和大家所看到的那样真实;二是他并没有像毕加索、凡高和高更那样有许多故事。但是,他既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之父那么必然有一定的理由。我们都是来自塞尚。勃拉克、莱歇、雅克·维龙在195312月回答一次调查时,也这样承认说,那就足以证明塞尚给他的影响有多深多么的大。

可是这位现代艺术之父的艺术生涯很不顺利,他走的是一条寂寞的路。是一个很少被人理解的孤独者;被人认为一个走错路的画家;一个低能儿。他遭受的困难比任何一个艺术家要多,因为他酷爱艺术,对艺术的忠诚,终生奋斗直到他生命最后的那一刻。有人也说塞尚的是理性的一个人,我认为他把被压抑了的情感包藏在理性之中。他用画笔来表现他的艺术观点,换来更多的是一些唾骂和不理解。但是,自从有了塞尚的出现之后,西方绘画的作画方法和观察方式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各种各样流派也纷踏而至,野兽派、未来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派、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使得今天的艺术丰富多彩,呈多元化的趋势。塞尚曾经说过一句话孤独便是相适应我的一切。塞尚深深的被艺术所吸引,除了符合他的天性之外,最明显的是因为把它当成了一种获取自由的方式。艺术成了自由的一种异化方式,在绘画上,他可以放任自己的情感,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敞开秘密,这是现实里不能实现的愿望和行为的补偿,这是被社会接受的一种自由方式。也许并不存在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而只有为人生而艺术。

二、塞尚艺术创作的阶段  

(一)前期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是塞尚的摸索时期。1861年,塞尚到巴黎学画,但他的躁动的个性与纪律严明的学院派难以平衡,他并没有刻意地适应学院派的风格,而是把他自己的情感与意志灌输到画面的表现形式里。“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过学院派原则和失控的个性之间的徘徊之后,逐渐发现了自我,在一种严谨的、几乎是建筑式的形式的处理中容纳了躁动的个性。”①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弹钢琴的少女》,《田园诗》(图1)等。田园诗这样的画,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种摆脱不掉的梦幻景象。塞尚不是一般地欣赏自己的情欲的。他是完全沉醉于情欲之中了,因此,他也不是一般地在画布上描绘这种情欲,而仿佛是在激发观众的情欲。颜色紧张得不得了,不仅天空的蓝色和云彩的黄白色与橙黄色,而且还有前景略染着一点玫瑰色的灰色、黑分棕色都是如此。形体不是借助轮廓或明暗而突出出来的;这是听任画家的感官支使而或隐或现的一大片一大片颜色。这些形体,如果能够得到由明暗颤动所造 成的气氛的衬托,才的可能站得住。可是,物的性感和物质的厚实感没有给明暗和空气留下任何余地,所以这些画只能给人以故弄玄虚的印象;它们所表现的,似乎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幻想,一种脱离现实的欲望。因此,在观众看来似乎是素描的缺陷的那种东西,可实际上是由于想要超越公认的素描范围罢了,使人物的形象具有一种类似房子或小船的形状的意图所造成的。如果说这些尝试结果是失败了,那么就是因为情欲过剩,艺术还控制不住情欲。塞尚大多喜欢用黑色粗竖线来造型,这也是塞尚早期的特点。最后慢慢形成了厚重的体积和严谨的空间构图。

(二)中期印象主义时期  

        

塞尚探索的第二个时期是印象主义时期。在这之前,塞尚作品代表的仅仅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面事物的关注并不多。在这个时期里,塞尚认识了一位印象派的画家毕沙罗,正是因为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塞尚对外部世界开始关注,注意光与色的关系。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写道:当然,他站在正确的一边,也即是印象主义这一边。这边属于诚实的,非功利的艺术家,它抵斥那种学院的、文学通病的艺术……因此,它在1870年支持科学,反对那种感伤癖。”塞尚此时的代表作有《缢死者之屋》(图2),这张作品有典型的印象注意风格,注重光与色的表现,但作品也保留了塞尚对物体的体积感和画面空间感的关注。“题材并没有新意,但画面仍然于寂寞中给人一点惨然”。给我们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的作品。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并且变得更为强烈。换句话说,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把他从毕沙罗那里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和综合性的感觉,结果也就是使他得到了与毕沙罗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塞尚的画上,光还缺乏细致的加工,但这是由于他追求形象的综合性和宏伟感所造成的。 受印象主义影响的作品还有作于1876年—1877年的《肖凯》,这副肖像色彩丰富微妙,笔触粗犷但变化丰富,色层厚薄自如。塞尚从印象派中得到三点启发:尊重自然,发挥个性,锻炼色彩。这几点他坚持到了最后。塞尚完成了从自我内心的表达到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三)后期构成时期  

由于外界对塞尚的批评日渐尖锐,塞尚决定离开印象派画家团体,回到自己故乡埃克斯独自画画。后来他在写信中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我决意不声不响的工作,直到我认为我已能从理论上保卫我探索成果的那一天。”③克莱夫·贝尔认为在1880年,塞尚发现了纯粹形式“大约到了1880年,在普罗旺斯的埃克斯城,塞尚得到了一个启示,即他在19世纪和20世纪划开了一条鸿沟,因为他凝视着熟悉的景观的时候,他开始不再把当作光的方式,也不把它当作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游戏者来注解。每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曾经将景观本身当作目的来看待,也就是把景观当作纯粹形式来看待。”

虽然塞尚接受了印象派的观察方法,但印象派极端追求光色效果,往往把物体轮廓线解体于闪烁的光线之中,光彩夺目但凌乱不整。塞尚想要使“印象主义成为某种更坚实、更持久的东西,像博物馆的艺术一样”,他想从印象派中找到一些颠扑不破,长胜不衰的特质。他想保持印象派在光与色方面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不损害画面的清晰和秩序,保持物体的体积感与坚实性。在这个时期塞尚逐渐放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利用多点透视,从不同角度表现物体。通过形体的叠合和冷暖色的运用,来获得深度感,运用色彩来造型得到体积感。这样塞尚就获得了深度感,但没有牺牲色彩的鲜艳性,力求有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

(四)晚期综合时期  

这一时期色彩在画面中的比重增大,逐渐成为画面决定性因素,但结构仍然大量存在。色彩效果溶解了一部分形状并把形体与形体融合在一起。塞尚将构成时期多取得的那种风格成就和谐的统一在一起。

塞尚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在塞尚早期,用浪漫主义表现自己的情感。接触到印象派之后,开始关注外部世界,关注自然,吸取了印象派的色彩成就。为了保持深度感使印象主义更加稳固和持久,塞尚慢慢地抛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则,利用色彩的特性使“视觉幻象变为了艺术的真实”。塞尚根据形式的结构需要把物体简化成抽象的几何体。从此,塞尚开启了传统艺术向近代艺术的转变。

三、塞尚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塞尚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方法,依靠独立的观察方式进行创作,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表达的主观世界,经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因为他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那些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巨大震撼,这种震撼力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所以我们可以说,现代艺术始于塞尚。

他的第一个艺术观点:把结构视为表现一切物体的根本。这种创作中的主观性成为后现代艺术的基础。第二个艺术观点:放弃一切传统的法则,从零开始作画。

正是因为塞尚放弃了所有的传统方法,自己重新探索绘画的表现手法,所以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丝幼稚感,甚至被很多人嘲笑为涂鸦。他不仅使用稚拙的技巧,也使用拉长和变形的方法,甚至还舍弃了对象的质感特征,使他的作品既粗放结实,又显得沉稳冷峻。

为了解决形与色的问题,塞尚除了使用色彩来造型外,还大力加强形,并有力的简化,有几何化的倾向,这就为形式结构准备了条件。关于几何体,塞尚的名言是:“要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处理自然。万物都是纯在一定的透视关系,所以,一个物或一个面的一边都趋向一个中心点。与地平线相平行的线条可以产生广度……与地平线垂直的线条可以产生深度……”塞尚之所以强调这三种几何体是因为在外有形体中这三种最不容易找到透视关系的线条。是处于画面构成透视关系而言的。同时几何基本形的简化概括处理,也为有序的画面结构做了准备。

为了表现体积感和深度感,塞尚放弃了传统的素描,有意的歪曲了物体的外形轮廓,放弃了传统的透视法,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表现物体。这在塞尚的静物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有水果篮的静物》(现藏于巴黎卢浮宫)中,桌子两端不再同一条直线上,若是移开白色的桌布盛放果物的篮子几乎是悬空的,而且水果篮是另一条水平线。塞尚就改变了观察者的视线,在同一张画面中,这是由于上下的移动视角与视点所致,使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物体。在《有苹果的静物》中,长颈瓶左右不对称,玻璃杯的轴线偏离了中心。不同视点在统一幅画上的大量存在,比将导致视幻觉的消失。

关于塞尚的静物画,格林伯格说:“塞尚的静物画之美是得到公认的,其原因就在于他确凿地向我们证明;他的变形‘变形’观察比普通人对显示事物的知觉更真实、更可信和更生动一些。”

塞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的作品是坚实的,有一种不可移动的力量。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你不能随意移动任何一个物体,如果移动整个结构会遭到破坏。俄国收藏家蒲宁曾巧妙地比喻说;“如果试想从17世纪荷兰静物画中拿一个东西,立即就像到了你的手里;而如果想从塞尚的静物画里挪动一个桃子,它就会把整幅画一起拽下来。”

  

自然对人类来说,主要不是平面而是深度,要重视表现自然景物的结构与形体上的关系以及色彩的层次。他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体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非常善于用色彩处理画面的空间感,作品中景物无论远还是近,没有模糊朦胧的地方,十分清晰明快,同时又表现出了层次分明的远近空间感和透视感。这种感觉并不是由画面上物体的透视线和构图来表现的,而是由物体的色彩以及色彩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色彩代替了体积,颜色代替了明暗关系,他是在用颜色塑造。我们都知道,困难在于找到准确的色彩和色彩之间的和谐关系,塞尚则成功地克服了这一困难。

塞尚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思想的体现。他的静物画、风景画及人物画体现出了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了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着重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塞尚的作品不是盲从地去复制现实,而是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

塞尚这种对体积感和空间感的强调,对色彩的巧妙运用和安排,对物体造型结构的处理并有意识地采取变形手法等,这些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对以后的现代流派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塞尚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塞尚对造型艺术的发展与贡献在:他成功地将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结合,创造了一套以色塑形的新发。他将传统造型艺术中琐碎的无限空间明确地压缩成舞台布景式的简洁空间。他根据客观物象的形体特点,将之高度概括。强调简约的纯形体美。他构建出一种理性的稳定的形体与色彩之间的和谐之美。

美术史上以塞尚为一个分水岭,有塞尚以前塞尚以后的说法。也就是说,塞尚之前的造型艺术,从根本上说,是模仿自然和再现自然的艺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作品再现自然的逼真程度高低。亚里士多德曾断言艺术本质上是生活的再现摹仿。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提出:画家的心应该象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象。歌德也曾谈到:对艺术家的最高要求就是:他应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然而塞尚则破了这个游戏规则,他的绘画在画面上除了排除文学性之外,更加重了艺术家本人的主观见解。他强调艺术是一种创造,而不再是临摹和复制。在西方美术家中塞尚是最早向传统再现美学挑战并打破这一传统艺术目标的人。绘画从此以后不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和自然平行的第二个自然。他认为,绘画应追求艺术的真实,并不是再现自然的艺术面貌出现。

塞尚的眼里看来,绘画也没有社会功利而言,只是形、色、节奏、空间在画面上如何构成,是为构成而构成。他要创造的是一个毫无情感内容和文学性的纯造型的作品。他的艺术被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评估为有意味的形式,从而开创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形式主义美学。这正如塞尚本人所说只有在画面上体现画家个人主观意念的作品,才可称得上我心灵的作品。他的这些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此前被公认的美学价值的基础,推动了欧洲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对此后的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的个性从此得到了解放。塞尚不愧于现代艺术之父的称号,他是一个真正被世人尊敬和怀念的划时代的大师。

如果说,印象派绘画的色彩、作画的态度,是绘画史上的一个巨大转变,那么,塞尚的转变更大,称得上是艺术史的一次大的飞跃。塞尚虽然受过印象派的影响并曾与印象派画家联展过,但他的作品与印象派画家作品很少有共同点。塞尚的艺术与印象派的不同之处在于:莫奈追求的是真实的效果,成为光的奴隶,而塞尚在光之外,更侧重面和物的实际形状;莫奈追求的是瞬间印象和暂时视觉,而塞尚追求的是实在的形体和永恒的视觉。所以,他不大注意光的表现,认为光线对绘画来说是不存在的。塞尚一般都喜欢在阴天或多云的时候外出画风景写生,更多的时间在家里画静物。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他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塞尚在印象派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努力探索色彩的表现力。他不使用印象派只用色彩来表现大气、光的氛围气的目的,全心全意用色彩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为了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关系,他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一味无穷地运用色彩,而是非常注重色彩的概括与提炼,在表现感觉上是十分主动的。一方面是塞尚想从更深刻、更本质的层面来理解自然,另一方面,也是塞尚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中间环节——由客观到主观,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结合。

塞尚一直绕着同样题材进行反复的绘画,比方,他刚出道即绘浴者,临终才完成的仍是浴者,其间大小不一的浴者有17多幅;再看他绘圣维克多山,前后共画了15种版本,《玩纸牌者》5幅,就连绘妻子也一样,理由是他想探索的是不朽的恒久特质,而非捕捉某种偶然的神韵。塞尚认为绘画要借母题来表达观念和感受,塞尚给母题作过如下的定义和说明:所谓油画艺术画家能够看到的其他。因此,它是一个从其它部分里孤立出来的某一片断的整体,是一个自足的整体母题就是根据再现的理论,根据明与暗平衡的研究而创造出来的完美无缺的和谐的整体。母题不是事先设计的而是他在每一次和自然对话时由偶然中探寻出来的。因此,每一个母题的发现,对他来说无异是又一次新大陆的发现,发现的       喜悦成为创造的动力,创造的意志激发发现的热情。塞尚的一生就是在自然中致力于这种循环往复的发现与创造。塞尚认为,并非自然中所有的部分都可以成为绘画的母题,在自然中寻找成为绘画母题那部分应是画家的任务。对画家而言是本质的要求,因为它源于自然法则,而且服从于造型法则。而这些母题的因素,既浮现在自然的表层,也蕴藏在自然的底奥,飘忽不定,隐而不露,需要画家用锐利的眼光去发现,用智慧的心灵去领悟。因此,画家只有极其正确地有强度地去感受自然,才能认识自然的本质,抓住体现自然法则的要素:线条、色彩、调子等。 塞尚可以不厌其烦锁定同一母题不断尝试,足见他有过人的耐性。

勃拉克曾说:我们都是从塞尚开始。勃拉克对塞尚一直满怀敬意,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就能看出来,如《列斯塔格的房子》就是塞尚的《林中小路》的翻版。塞尚的新理论还给弗拉芒克以重要的影响,他从塞尚学了不少用建筑的手法来处理各 种要素,《洪水·埃弗里》中表现了他与塞尚接近的地方,建筑物被抽象成方块块,并象塞尚那样使树木隐隐出现在情景之中,用来控制度。20世纪的一大批年轻艺术家,被塞尚绘画观念及新方法所折服。如曾属于野兽派的德兰,很快又坚定地返回到塞尚的理论体系,创作了带有塞尚式结构的绘画风格,从他的一系列风景画和肖像画中就可以得到验证。他还有一幅油画《向塞尚致敬》,描绘的是一群艺术家,包括鲁东、维亚及德兰本人等正在欣赏塞尚的静物画,从而表达了自己对塞尚的崇高敬意。受塞尚影响最大的要数毕加索了,毕加索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得知一个人的眼睛可以同时并置和连续视觉的概念,艺术家可以用任意的几何透视观察自然,主张把自然中的一 打散构。终于将自己从文艺复兴的自然世界中解放出来。这是画家从禁锢了艺术家们近五百年的体系中得到解放的时刻。因此,他和其它的艺术家们将摆脱把绘画当作视觉的真实而进行模仿的概念,自由自在地去探索自己所响往的任何视觉方向、体验或直觉。
另一个被塞尚的艺术深深吸引的20世纪的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在1899年购买了塞尚的《浴女们》后,便对这些浴女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看中的是线条和色彩。在他的早期作品《田园曲》和《生活的欢乐》里进行了试验,在塞尚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线条、色彩和空间,用十分明确的轮廓线在浓浓的色彩上来衬托起他的裸女们。他后来曾说过塞尚的《浴女们》在他一生的重要关头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亨利
摩尔也曾说过:塞尚可能是我生命中一位关键人物。他极其推崇塞尚作品中人物的宏伟的纪念性 塞尚在他的作品中,所寻找的就是真实,即绘画的真实。由于他逐渐感到他的源泉必须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所以他希望把这些源泉里出来的东西转换成绘画的新真实。他的成熟见解是以他的方式经过了长期痛苦思考、研究和实践之后才达到的。他的成功也许更多地是通过在画布上的发现,而不是靠在博物馆里所做的研究。他曾说:画家在把自己的感觉译成他所特有的光学语言时,就给了他所再现的自然以新的意义。他画的是尚未画过的东西,他创造着绝对的绘画,也即是说他创造的是现实而不是别的。

四、结语  

塞尚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艺术生命还纯在是永恒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划时代的大师,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分水岭,是人类美术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当今,对塞尚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研究塞尚又是如此的困难。正如文杜里所说:“大师本人为理解他的世界设下了障碍,他的作品又不容易从直觉上当下领悟;他的记述不容易贯通起来。”但是塞尚在西方美术史的地位是无法置疑的。

塞尚的一生崇敬自然,强调要“忠于”自然,但是画家不是自然的奴隶,确定了艺术与自然平行的观点。塞尚他吸收了印象派色彩的成就,但为了使印象主义“像博物馆艺术那样坚固和持久”,塞尚对形体加强了强调,对形体的简化以及色彩造型的运用,放弃传统透视法,直接启发了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塞尚获得“现代艺术之父”这一美誉,成为现代艺术的开端。

塞尚喜欢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绘画风格令当时的保守批评家反感。当今西方艺术界将塞尚、高更、凡高并成为后印象派三杰,而尤以塞尚对后来西方艺术发展影响最大,堪称现代艺术之父。毕加索曾说过:塞尚是我惟一的老师,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

   

   

   

   

注释:  

参阅易英:《早年塞尚》,《世界美术》,1985年第三期,第2933

参阅克莱夫·贝尔:《艺术》(薛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0

参阅赫谢尔·B·奇普:《艺术家通信—塞尚、梵高、高更通信录》(吕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

参阅克莱夫·贝尔:《艺术》(薛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1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M].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2、【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  

3、庞蒂:《塞尚的疑惑》刘韵涵译,《眼与心: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盛梅冰 .美术与设计 色彩的半音—论中间色的美感[J].2005年第4  

5、易英:《早年塞尚》,《世界美术》,1985年第三期

6、克莱夫·贝尔:《艺术》(薛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赫谢尔·B·奇普:《艺术家通信—塞尚、梵高、高更通信录》(吕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克莱夫·贝尔:《艺术》(薛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9、赫谢尔·B·奇普:《艺术家通信—塞尚、梵高、高更通信录》(吕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阿基姆·加斯凯:《画室》(章小明、许菂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impact of Paul Cezanne  

Arts College Art Education Fine Arts class 062: Lin Jian advisor: Wang Haodong

 [Abstract]:  

Paul Cezanne(1839—1906)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ainters in the history. He is the the watershed of the traditional art and modern art. His artistic care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His artistic exploring course re-examine art and nature and established the views of the parallel to them. The new discovery of color shape, form and structure enlightened many modern artists, such as Matisse and Picasso. His artistic achieve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Cezann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omposition with geometric shapes and used to express the sense of heavy objects and three-dimensional feeling; Second, Cezanne tried to use color to create a visual image of the depth, so making an uncertain light color with a sense of stability and a sense of dignified; The third is Cezanne’s painting Act replaced a multi-point perspective with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that can form a stable visual experience perspective painting, using the performance of object-image deformation techniques. The three above were also known as “Geometric construction method”, “Color Modeling” and “Art deformation”. Cezanne had exerted far-reaching effects to many schools of modern painting of the 20th century, particularly directl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cubism. Because of this, Cezanne is consider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art."  

   

[Keywords]: model Performance Father of Modern Art Cubism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