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也可这样改
一、适当加以评语。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以前老想着,评语是语文老师的事情,数学老师根本用不着。我试着将评语引入到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时,得到一个我意不到的效果。
1、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这些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也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棒,真聪明”、“你肯定有更好的方法,因为你是我的骄傲”、 “老师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谢谢你!”、 “你真是太棒了!”等等,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加油!相信成功是你的!”“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高兴极了,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他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评语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更好的方法,想出来告诉我,好吗?”。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
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
“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
“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
“见到25想到谁?见到125想到谁?”等。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
如,“粗心是我们学习的天敌,小心!”
“和细心交朋友!”
“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A+!”
“再细心一些,准行!”
“如果你再细心一些,下次准可以得A+”。
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适当一题多评。
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想要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一题多评,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调动他的积极性。在评语中就可以加一些鼓励引导性质的话,例如:“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再想一想!见到25想到谁?”、“好,你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三、分项评价
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原有的优、良、及格等级制,千篇一律,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难以分清学生作业完成状况,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级。例如,可用A、B、C等来表示。每一个级别可以赋以特殊的意义:“A” 主要看解题过程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主要看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见解。
四、暂不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如:在比较大小时,有一个学生所有填“〈”“〉”的比较大小的题目都是错的,而且都是跟正确答案相反,显然,这不是由于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如:“请参考××例题后重做。”、“请你复习之后再重新做一次,好吗?相信你可以做对了。”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
适当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这种方式改作业,我深深地感受到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成绩也在稳步前进。